宣恩:问民俗 观非遗 小学生到博物馆里“开眼界”
发布时间: 2022-05-0510:31作者: 吴磊来源: 宣恩县第四民族实验小学浏览量:
本网讯(通讯员 吴磊)4月29日下午,在宣恩县博物馆非遗展示厅内,学生正在观看庆阳古街微缩模型。
当天下午,宣恩县第四民族实验小学组织开展学生研学活动,14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宣恩县文化体育中心,参观县博物馆、民俗馆、非遗展示厅等场馆。
活动中,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展馆,一边听、一边看,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和一个个故事,亲身感受宣恩的历史文化、了解地域民俗风情。在博物馆内,通过讲解员精彩的讲解,学生们被深深吸引,不断向老师和讲解员提出各种问题,有的学生看到镇馆之宝“战国青铜甬钟”后,惊呼是宣恩曾侯乙编钟;在非遗展示厅,师生们则被宣恩的民俗礼节、民俗文化感染,学生们看到“土家哭嫁”图片后,现场模仿起抬轿子送嫁的场景,惹得同行的师生哈哈大笑。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知道了‘皇恩宠锡’牌匾的由来,我为宣恩能拥有这么好的茶叶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伍家台人,学生杨浩宇在参观博物馆后激动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校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开拓“第二课堂”,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天文台、科技馆、博物馆等研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社会,在体验中学习新的知识。
“在双减政策下,我们想让孩子们体验一下别样的课堂,亲身感受我们的大美宣恩,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谈及活动开展的初衷, 宣恩县第四民族实验小学负责人张清泉表示。下一步,该校还将结合地域优势,继续整合更多专业的研学资源和教材器具,推出茶叶制作实践、戏曲进校园、炒菜大比拼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