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正文

襄阳:传承红色文化 继承红色血脉 引领学生成长

发布时间: 2021-03-2408:02作者: 裴顺伟 王珍 陈红来源: 黄龙镇中心学校浏览量:

  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感受祖国和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他们回顾我们党的光辉历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感恩教育,3月23日黄龙中心学校举行了“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红色血脉,引领学生成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徒步旅行活动。

   

  在黄龙镇刘岗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展馆工作人员杨涛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展出的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具体实物等,深入地了解老一辈革命先烈们在当时的革命斗争历史。

   

  红色文化展馆工作人员杨涛首先深情的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赵英的故事。赵英,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支部书记,举行黄龙暴动,攻占团防局、盐行等处,并成立临时苏维埃农民运动指挥部,任指挥长。不久,中共黄龙区委、襄枣临时县委相继成立,任区委委员、县委委员,负责襄阳县委工作。1932年6月14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官禄相诱、酷刑相加皆不为所动。后解武汉,蒋介石亲自审理,赵依然如故。1933年1月就义于汉口硚口码头。

  接着他深情的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革命先烈谢坤和他的父亲谢耀武的故事。谢耀武,出生于湖北省襄阳县黄龙垱蓝村。革命烈士。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谢耀武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第二十六师的创建者,副师长。1931年4月8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谢坤,谢耀武烈士之子,1930年4月,随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二十六师战士,当时任五师师长的李先念称他为“威震敌胆的小老虎”。1941年5月20日,在战斗中,谢坤左腿受伤、左脸被石头击破。鲜血染红了全身。直到弹尽粮绝,壮烈牺牲在黄龙镇向湾村白石头山匾石岩。谢坤牺牲后,鄂北游击支队政委余益庵为其写挽联:“父革命,子革命,父子革命;老光荣,少光荣,老少光荣。”

  最后他深情的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革命先烈陈大德的故事。陈大德,黄龙西傅岗村人。1927年春,黄龙农民协会成立,他报名参加,并积极参与活动。抗日战争发生后,投身于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接任枣阳七房区委书记,10月,调任中共枣阳县委宣传部长,1941年国民党纠集了大批兵力,对鄂豫边区发动“围剿”,陈坚持在襄阳、枣阳一带组织反“围剿”斗争,5月途径陶山庙被捕,后押解到襄阳,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5月31日被活埋于枣阳县西门外九龙新斋山。

  为了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先烈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故事既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又让孩子们感动,早已在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深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黄龙中心学校举行“传承红色文化,引领幼儿成长”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徒步旅行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了先烈们崇高的革命精神,是一场生动的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他们传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通过参观刘岗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艰辛历程,让孩子们明白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对全体孩子们一次心灵的洗礼。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