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苗”更需阳光照耀
发布时间: 2024-09-3009:58作者: 陈凤华来源: 宜城市雷河镇中心学校浏览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的爱。”从教之初,我对此不以为然,后来发生在我教学生涯中的两则小故事给了我深刻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弱苗”更需阳光照耀。因为我知道了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缺少家庭教育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需要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以一颗宽容之心——时时刻刻地关注,加倍的关心,分外的爱护,只有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才能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得到茁壮成长。
那年,我班有一名男生叫郭梦成。最大的特点是比较聪明,但让老师头痛是他除了“聪明”之外,好像再也没有什么长处。上课不认真听讲,特别是和同学之间不能友好相处,经常与同学相骂、打架,没人愿意与其同桌,经老师多次教育仍不改。后来他干脆对老师的话也充耳不闻,还恶人先告状,强词夺理,几乎让我失去了教育的信心。多次与其家长沟通,家长也是束手无策,但向我透露他的孩子也许是缺少关爱,特别是家庭的爱。因为孩子常犯错,家长常打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致使其受伤的心越来越逆反。我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在课堂上常常向他提问,一旦看见他在做小动作就及时提醒,并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让他在表扬中重树信心。后来他上课变得格外认真。
还有一次,在放学路上,他又无缘无故地欺负同班同学,并且在同学脸上留下了两道伤痕。当我向他了解情况时,他又恶人先告状,倒打一耙。我以最大限度地忍耐等待他申辩完安静下来后,问他:“说完了吗?说说你认为你哪些地方做得对?”他沉默了。我等待了好长时间,他竟摇摇头说:“没有对的。”“真的?”我奇怪地问,“再想想!”我真诚地看着他的双眼。他慢慢地低下头,使劲地摇摇头。我看时机已到,便说:“其实,虽然这次你又错了,但你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你已经把父母和老师的话记住在心里了。”他睁大眼睛不解地看着我。我接着说:“不是吗?过去你打别人时,总是把别人脸上、脖子上抓得皮破血流,到处是伤痕累累,而这次,你却只在他脸上留下了两处印迹,这说明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他露出信任的眼神欣喜地看着我,嘴角泛起淡淡的微笑。我又说:“你能说出你当时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手下留情呢?”毕竟是孩子,他说开了:“我正想抓他脸时,忽然想起了妈妈和老师说的话,要团结身边的每一个同学呀!再看着他的脸,又白又嫩,心想手抓过留下的痕迹是难以痊愈的,便松开了手。”我使劲地拉住孩子的手,泪花盈盈地说:“我就知道你是这样想的,我能感觉到你在努力争取进步,只是一时很难完全改掉坏毛病,我相信,你会继续努力的!”他望了望我,感激地点点头哭了。看得出,他如释重负。我也轻舒了一口气,因为我以最大的信任和宽容之心感化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我相信,这朵花定会依然芬芳四溢。
是的,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面对每一个后进生,我们都要竭尽全力,以最大的宽容去关爱他们脆弱的心灵,叩开他们转化的心扉。
在我教过的孩子中还有个男同学叫李小明,其父早年外出游荡,5岁时母亲又过世了,从此,全靠六、七十岁的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照料。这样的环境,致使孩子性格郁闷,什么作业也不愿做。因无人看管,前段时间还偷看“黄碟子”。我知道这一情况后,明白与其家人联系是不起作用的,便把孩子叫到身边,和他聊家常。从他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出世不见父亲对他打击很大,我便因势利导地说:“李小明,你知道吗?在你刚上一年级时,你的姑姑恳求我,要我对你多帮助,因为你姑姑和我很熟悉,她好方便地了解你的学习情况。我一听你是个失去双亲的孩子,二话没说,我接受了照管你的任务,我当时在心里想,唉,多可怜的孩子啊!可现在你长大了,但……”我不说话了,因为我看见他流泪了。我伸出手拉住孩子说:“其实,我在心里早已把你当作自己的孩子了。还记得吗?那次过“六一”,我给你送的礼物,还记得吗?那次我送给你的新衣……”他听着听着竟哭出声来。我又说:“听同学们说,前些天你干了一件作为你不应该干的事,也许你真不知道那是否有害,可现在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他泪流满面地望着我,再也忍不住了,“老师,我错了,我不该看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我当时只是好奇,可看了才觉得那是不适合我们看的,里面尽是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东西……”“嗯,我知道,这只是你没父母在身边呀!没有让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原谅你。从现在起,我以母亲的名义告诉你,那些东西是不能看的,因为你还小,明辨是非能力差,那些污秽的东西会毁掉你的,记住了吗?”他望着我,使劲地点点头,竟放声痛哭起来。我心里也酸酸的,明白他为什么如此痛哭,多么可怜而又懂事的孩子呀!他需要爱,除了老师的关爱,还要父母的慈爱呀!
我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悄然间学会了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宽容、如何去爱——每一个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离异或离开人间,导致家庭的残缺,受伤的总是那些本应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孩子。在我现任教的48个孩子中,经调查,班上同学父母外出打工的达15人之多,父母离异的5人,还有的孩子父母常闹矛盾,孩子时常处于家庭风暴之中,还有2个孩子失去了父亲。而对残缺家庭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我深知责任重大,因为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孩子却会因为家庭的原因或性格内向、郁闷,或性情暴躁、逆反,或自暴自弃。总之,他们的表现与其它孩子是不一样的。对这些孩子我总是以一颗慈爱之心真真切切关爱学生,收效较好。是的,面对那么多家庭残缺的孩子,教师一定要“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通过心与心的交融沟通,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茁壮成长。
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花朵的茁壮成长需要园丁的细心呵护,而“弱苗”更是离不开阳光照耀,只要我们教师真诚的播洒真爱,用心照耀每一株“弱苗”,给予他们阳光,定能让孩子们经历风雨的洗礼,健康地成长;定能在成就孩子们的同时,成就我们一生的幸福。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