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恩施市<正文

恩施市全面启动小学学科建模活动

发布时间: 2021-04-1512:15作者: 黄振宇来源: 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浏览量:

  4月15日,恩施市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全面启动小学学科建模活动,并同步进行网上直播。来自该市各乡镇办、市直小学教师代表、主管教学负责人以及教研中心学科教研员共300人在现场参加活动。 

 

  活动按照高质课堂“三高、一知、六环”主题展开,参训教师首先观看学科课堂展示课,明确高质课堂所呈现的六个环节,即,智慧引入、任务导学、活动促学、互动研学、学以致用、学力延伸。然后围绕课例进行学科探讨,寻找教学过程中科学研究和教学艺术层面的契合点,知晓学科建模的必要性。最后由学科教研员进行专业引领,深入领会什么是学科建模,学科建模的理念支撑是什么?学科建模的路径以及学科建模的系统。 

 

  在小学语文学科建模活动现场,教研员唐清碧从彭静老师上的《枫树上的喜鹊》示范课入手,就教材及学情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导学问题分解、课堂内核图解、课堂教学流程及建模思想五个方面,解读了低年级语文“教读”类课文教学课型建模。 

 

  在小学数学学科建模现场,教研员柳兴平从中年级数学“数与代数”课型建模谈起,深刻阐述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好数学活动的重要性。理由1,数学活动是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具体化;理由2,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据了解,近年来,恩施市全面推行课堂改革,全面建设高质课堂。各项学科活动已经由“教无定法”向“教有定法”延伸,要形成“定法”,形成规范,就必须进行有质有效的科学研究。建构高质课堂学科模型,课堂教学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才得以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才能顺理成章。 

 

  恩施市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中心负责人向彪在活动中表示,高质课堂建设是时代进步的产物,高质量发展教育的要求,是当前教学必须始终遵循的准则。课堂改革需要建模思维已经成为共识。课堂建模让教学从艺术走向了科学。艺术讲求张扬个性,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而科学则要追求标准,讲求规律背后的规范。当教学指向艺术的时候,就容易蒙上神秘的色彩,倡导建模思维无疑打破了课堂教学的神秘感。老师们务必要转变观念,追求品质,规范流程,把握内核,形成素养。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