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担长江大保护:江大师生增殖放流中华鲟
发布时间: 2023-03-3016:58作者: 高欣来源: 江汉大学浏览量:
“衣服是湿的,但心是热的,能为中华鲟的放流及保护贡献一点力量,很开心。”参加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的江大师生纷纷表示。
今年“中华鲟保护日”,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开展了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江汉大学组织生命科学学院师生将1800尾中华鲟鱼苗放流长江,共担长江大保护的责任。
在该校生物技术系熊飞老师的带领下,参与活动的师生凌晨4点半就前往生态研究所,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顺利将中华鲟鱼苗运至军山渡口。上午10点,活动正式开始。江大师生和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工作人员一起将两车中华鲟鱼苗运送至放生池内,再通过放生池将中华鲟放流到长江里。
据介绍,中华鲟诞生于距今约1.4亿年的白垩纪,是与恐龙同岁的活化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近年来,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野外灭绝风险剧增。在此严峻形势下,大规模增殖放流是补充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今后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希望所在。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长江水域生态,承载了习近平总书记殷切的嘱托,也激励着江大师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据了解,该校近年来紧密围绕自身专业特色,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组织开展了中华鲟增殖放流等一系列动植物保护活动,在营造生态江大美丽校园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专业实践育人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引导、鼓励学校师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投身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