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正文

(郧阳区)认清电信诈骗“套路”,提升学生防骗能力

发布时间: 2019-11-1516:48作者: 李习勇来源: 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浏览量:

  “同学们,电信诈骗分子往往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同学、熟人和各类客服,对受害者或恐吓、或施以小恩小惠,然后以种种借口要求受害者向指定账户转钱。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特征,并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让他们也免受这类伤害。”11月15日下午,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王双发这样对学生讲到。

   

  教师王双发在揭露电信诈骗“套路”  

  为戳穿电信诈骗伎俩,切实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骗意识,提升他们的识别能力和自护能力,推动平安校园建设,11月15日,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组织开展了题为“认清电信诈骗‘套路’,提升学生防骗能力”的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中,该校教师结合具体案例,以讲解、模拟等形式,告知学生电信诈骗的定义、特征和常见套路。老师们重点提示了以下的骗人方式:假冒“检察官”、“警察”或“法官”,谎称受害人涉嫌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冒充熟人,以“突发意外”或“代交话费”等借口骗钱;谎称被害人中奖,然后以“取奖需先交公证费”的幌子行骗;冒充各类客服人员,以购物刷单返利、存钱获高利息、退货手续费、推销所谓“高质”保健品等形式行骗。此外,教师还提醒学生平时要增强防范意识,保护好各种账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不随意丢弃包含个人有效信息的单据包裹,不将个人信息透露给街头问卷、陌生网站和网友。

  为了增加教育效果,教师还邀请部分学生进行了现场模拟。五(3)班模拟一家新网店因需要提高人气而让顾客大量下“虚假订单”并保证给好处费,可是在顾客大量下单后,卖家却立马翻脸,甚至拉黑了顾客。同学们从中深受启发,纷纷表示会提高防范意识,不会被利益所惑。一位学生课后表示:“这次活动很有教育意义,让我明白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倒是会掉陷阱’的事实,我会把这些知识传播给身边人。今后,我会牢记,凡是在网络上牵涉到钱的,一定要当面或多次打电话确认。”

  

  五(3)班学生演示防骗案例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