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正文

放飞留守儿童的梦想

发布时间: 2016-12-2007:42作者: 唐海朋来源: 浏览量:

  英山县温泉镇白石坳中心小学(下文简称白小)是经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英山县唯一一家全托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学校自2006年开办全托班以来,坚持“服务社会、方便家长、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不改变。坚守“育德至上,成人为本,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不动摇,致力于合格加特长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校一步步健康前行,超常发展,学校由原在校学生不足200人,发展到目前在校学生幼儿2049人,常住留守儿童438人。留守儿童教育业已成为英山、黄冈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教育品牌,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的充分肯定。20079月,湖北卫视对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作法进行了专题报道,200811月,教育部在安徽合肥召开中西部10省市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现场会,时任英山县副县长万小勇和时任英山县教育局刘会理局长代表湖北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主要介绍了白石坳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作法,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2009124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孩子交给老师,我们放心》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经验。  

   一、“三高”优环境,让校园成为留守儿童温馨的家园 

   英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县,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全县总人口40.5万,长年外出打工经商人数在10万人以上,经统计全县留守儿童达15000人以上。为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工作,白小通过实施“三高”工程,让广大家长安安心心送子女上白小,开开心心在外务工。 

  (一)高质量改善办学条件,让留守儿童有个舒适的家 

  为了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校投资350万建造了留守儿童公寓,安装了工程式太阳能,学生每天都可以洗太阳能热水澡。学生都住上了三室一厅的房子,每间房子都安装了空调。学生的毛巾、牙刷、餐具一字排放,编号统一、整齐放置。学生的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闭路电视、互联网、校园网全部进了各班教室…… 

  (二)高品位加强文化建设,让留守儿童有个书香的家 

  学校正在实施 “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文化建设工程,学校投资20万元建立了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等“八子”文化长廊,学校开发了古诗诵读的校本教材,各班以古诗命名,有“望岳班”“小荷班”……每层楼梯间都挂有格言警句警示学生,学校班级文化异彩纷呈:不同班级依据不同班级目标,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板报、装饰各不相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三)高档次做好服务工作,让留守儿童有个温馨的家 

  我们提出了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服务要争创“三好”:一是吃好,学校请了专职营养师,制订了菜谱,荤素搭配。保育员搭配好饭菜,学生集体进餐。二是睡好,学校三天洗换一次床单,定时清除蚊蝇,睡觉时有保育老师陪睡,定时喊学生上卫生间,像父母一样亲切关爱。三是玩好,每天上早操锻炼身体,午餐后参加各类兴趣小组,晚餐后开故事会或看电影,节假日参加特长培训或举行比赛评比活动,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其乐无穷。 

  二、“三导”育新人,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慈爱的“父母”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温暖和教育,普遍存在情感木讷、心里障碍、行为偏激、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做好他们的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头戏”。该校从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学业辅导的“三导”方式入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慈爱的父母。 

  (一)强化开展心理疏导,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亲人 

  该校通过设立心理辅导室,开设心理讲座,开展辅导谈话等形式进行心理疏导。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及时进行诱导,采取有效的方法校正他们的行为;一是运用谈话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沟通;进行心灵对话解除思想上的障碍;二是运用正面引导法,利用班会、晨会、夕会等形式,对学生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对不利成长行为指出其危害,提高学生的鉴赏和甄别能力;三是运用点滴成功激励法,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给予表彰、宣传,赋予学生成就感,以此激励学生进步。学校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开通亲情电话和视频聊天,定期让学生和家长联系,虽然远隔千里,拉近了家长与学生距离,抚慰了两地相思,温暖了幼小的心灵。 

  (二)着力开展行为引导,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留守儿童大多是走南闯北的“高手”,还有更多的单亲儿童,孤儿,有的从小接受的就是隔代教育,他们的共同特征——野性,心用不到学习上来,学习怕苦,做作业敷衍,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等。针对这些现象,全托部审时度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确立德育总体目标:突出一个中心:文明健康,乐学成才;实现两大发展:学习进步,特长显著;做到四个适应:适应学校环境、适应学校生活,适应老师教学、适应同学间友好交往,争创五星达标:树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爱学习、有特长。二是“三管”(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脚),“五禁”(严禁私自外出,严禁到危险地段玩耍或做危险游戏,严禁打架骂人,严禁在操场上吃零食,严禁乱丢乱扔乱拿)。三是落实《全托生一日行为要求》。四是进行文明、纪律、卫生、学习、特长五星个人评价;五是唱响《全托生之歌》。 

  (三)大力开展学业辅导,让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 

  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是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核心,也是家长们最关注的话题。我们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监管教育教学过程、重视教学实绩考评、扎实开展培优辅差工作,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很好,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其他学校。如上届毕业生王江龙同学在进该校前,转读多所学校,学习成绩极差,话都说不清楚,乘法口诀都不会,在全托部读了四年,转变极大,成长为学生会主席,还以优异成绩升入初中。 

  三、“三自”养习惯,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成才的扶手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三自”习惯:即行为能自律、学习能自主,生活能自理。 

  (一)行为自律,让孩子学会做人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使学生懂得行为自律。一是以故事感化学生。学校编印了样本教材,用一个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去教育感化学生;二是树立榜样,各班按照五星少年儿童评定标准,每月评定了星级学生,让学生找到身边的榜样;三是开展系列德育活动教育学生,例如做文明的学生演讲、瞻仰烈士墓、做社区服务……四是教师结对帮扶,对后进生一对一进行辅导。 

  (二)学习自主,让孩子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成才的基础,学校重视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以兴趣为推动力,培训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例如武术、绘画、拉丁舞、葫芦丝……利用每周六周日进行兴趣特长培养;二是选聘师资,学校把最优秀的教师放到全托部,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供保障机制;三是学校建立了考核机制,增强了全托所有教师的动力,为提高孩子学习能力加油;四是为学生发展构建平台,例如每年六一汇演、小小节目主持人、艺术展等,让有特长的学生有成就感,带动全体留守儿童人人有特长,个个有舞台。 

  (三)生活自理,让孩子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从生活自理开始。学校采取系列方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是制订了各年级生活自理训练项目和训练标准,保育教师按靠标准去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二是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处理能力,例如系鞋带、折被子、穿衣服、剪指甲等比赛;三是生活自理大派对:老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能手教生手,用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学生生活处理能力;四是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合理膳食的习惯。 

  四、“三助”暖人心,让留守儿童金色童年在这里开始 

  (一)专家助力,让新思想引航 

  该校为了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研究,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先后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省教研室刘合荣博士,黄冈市教科院黄德松等专家来校讲座。他们为提升该校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水平作了大量的业务指导,从理论、实践两个方面构建了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在他们的指导下,该校留守儿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二)爱心助困,让小雄鹰起飞 

  有不少留守儿童家庭贫困,生活艰苦。为此学校积极向社会呼吁,学校先后得到县政协、妇联、教育局、共青团、财政局、民政局、温泉镇政府等多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县妇联的协作下面向社会招募了一批“爱心妈妈”,每年“三八”县妇联在该校启动“爱心助困”仪式,100多名全托留守儿童找到了“妈妈”。“爱心妈妈”定期把全托留守儿童接到家中辅导功课,照顾生活、购买衣物文具以及进行人生教育,这些活动在全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还有更多的上级部门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倾斜,使留守儿童教育越办越红火。留守儿童袁洋给“爱心妈妈”曾晓玲的信中写道:“妈妈,自从认识你,你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我的学习进步了,生活好了,你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让我这只小小的雏鹰在这里起飞……” 

  (三)教师助学,让小树苗结果 

  为了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学校要求教师对留守儿童大力开展助学活动。一是每名教师与联系对象进行一次“亲子”家庭体验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家的温馨。二是老师与“留守儿童”互动,相互写一封信进行沟通,三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次感恩教育行动。四是在各科任教师的指导下,创建留守儿童活动室,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小组,开展文体活动。五是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引导下,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合理消费,倡导节约意识。 

    如今,该校广大留守儿童像其他学生一样远离孤独,共享阳光,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走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才艺优良的毕业生。该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经验在《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湖北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刊播,受到上级的表彰和社会的赞扬。该校校长袁超表示,决心在未来的征途中,继续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研究,让校园成为美丽的家园,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让社会满意,让一只只雏鹰闪动着金色的翅膀,载着金色的梦想从这里稳健的起飞!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