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巴东县<正文

巴东县多措并举推动教联体工作建设

发布时间: 2023-11-3015:24作者: 吴春平 谭兴玖来源: 巴东县教育局浏览量:

  自2022年6月,湖北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县域教联体建设以来,巴东县教育局准确把握教联体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着力打造“融合型、共建型”教联体,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县域教联体建设扩面提质,高效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持续擦亮巴东教育名片再添内力。
  举“联”旗
  “要紧紧结合我县实际,集智、集财、集物,高位推进县域教联体建设,坚持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共同发展,师生共同成长,让巴东教育名片更有成色、更具内涵……”巴东县教育局于3月召开全县教联体建设启动会议,局长刘玉国会上如是强调。巴东教联体试点建设工作自此在峡江南北两岸铺开。县教育局出台试点推进指导方案,组建成立全县教联体专家委员会,分赴各教联体,及时跟进督查指导。5月,再次召开全县教体建设推进会议,并集中为试点学校授牌。
图为县教育局组织召开试点建设推进会
  谋“联”局
  巴东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67所,城区校5所、农村校62所,初中在校学生14497人、小学在校学生24844人。围绕如何高效、有序推进教联体建设,县教育局科学谋划,分时分批确定试点,确定了“三联、三步走”的推进思路:坚持“大校联小校、强校联弱校、城镇联农村”实行联合办学,挖掘优势、整合资源,破解教联体建设难题。2023年,办好3个州级教联体试点,7个县级教联体试点,全县50%的义务教育学校纳入先行试点;2024年,新增7个县级教联体,全县7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同步纳入教联体建设;2025年,再增5个县级教联体,教联体学校规模将达到67所,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教联体建设全面覆盖,全域铺开。至年底,县域教联体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建立。
图为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教联体挂牌
  做“联”文
  在县域教联体建设实践中,全县上下同心,联动发力,找方法、强措施,重内涵、求实效,合力书写“联”文答卷。
  党建聚力“强”起来。县域教联体尝试探索以核心校为牵头单位,组建联合支部,一同开展支部活动,将教联体内的党员紧紧拧在一起。“一个党员一面旗”,在谋学校内涵发展上、在教联体教学活动开展上、在个人业务素质提升上,在入职新教师的结对帮扶上,亮身份、当表率,走在普通教师前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深入推进“党建+教联体”深度融合,依托学校党组织的联建,为教联体建设增添动能。
图为溪丘湾乡中心小学教联体联合支部开展联建活动
  教师交流“活”起来。为打破教联体用人壁垒,畅通教师流动渠道,巴东县教育局在经过专班认真考核基础上,出台文件任命教联体校长10人、副校长24人。任命文件的出台,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机制保障。县域各教联体通过跟岗挂职、下派锻炼等不同方式,展开校级领导、学科教师的充分交流,实现核心校与成员校之间融合共生、一体发展。全县三个州级、7个县级教联体试点采用跟岗挂职交流校级领导30余人,教师轮岗交流60余人。
  专家引领“动”起来。充分发挥县级教研业务部门专家引领作用,多措并举为教联体建设赋能。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建立教研员联系教联体试点学校制度,通过县级教师技能大赛、学科基地学校建设、专题培训讲座、课题研究,将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教联体建设实效。2023年,教研室集中组织教师技能大赛17场次,涵盖小学7个学科,初中8个学科,参赛教师达350人次;对51个学科基地、4个综合学科基地开展业务指导培训;深入教联体试点开展道法、历史等学科专题讲座3次,指导组建名师工作室2个,全县现有在研省级教育规划立项课题11个,州级教育规划立项课题15个。
图为县教研室专家下沉指导教联体试点主题教研活动
  学科教研“热”起来。各教联体学校紧盯各学段、各学科全面掀起“磨课、赛课、送课”活动,着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打造学科高质课堂。针对刚入职新教师,开展青蓝结对活动,让新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讲登台课、上成长课,在磨课中促成长;分学科组织开展技能大赛,通过现场才艺展示、备课、说课、赛课,促使学科骨干努力成长为学科名师;针对教联体中成员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短缺学科,组织核心校教师以“专递课堂”方式开展送课活动。一年来,全县教联体完成青蓝结对430余人次,开展新教师磨课330余节次,骨干教师主讲校级示范引领课200余节次,中小学开展镇级研课赛课及专递送课达420余节次。
图为野三关民族中心小学教联体开展美术“专递课堂”送课活动
  显“联”效
  一“联”引得百花开。县域教联体建设带来巴东教育新气象,助力巴东义务教育发展加速提质。
  学校干事创业氛围更“浓”了。同一教联体内,坚持实行核心校的统一管理。学生学业检测同标准、教师考核评先同尺度、职称评聘同方案,营造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教师激情高了、劲头足了。
  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更“高”了。教联体学校“青蓝结对”教师培养机制的实施,乡镇学科赛课、送课活动的广泛开展,县域专家名师的引领指导……锻造了一支业务技能精、专业水平高的教师队伍。11月全州小学组教师技能大赛,巴东县语、数、外三支参赛团队在激烈竞争中均获得佳绩。
  学生成长快乐因子更“多”了。教联体建设的加速推进,带来学校“减负、增效、提质”新局面。成员校学生在“同升一面旗”活动明理增信、在参加核心校举办的体艺节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户外实践体验活动中增长见识、在无纸化测评活动中感受愉悦……特色活动不仅丰富了教联体的发展内涵,也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长之路有了更多快乐。
图为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教联体走进消防中队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巴东县小学教联体建设力寻各校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打破城乡之间、强弱之间的壁垒,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擦亮巴东教育名片。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