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评<正文

禁止把孩子“焊”在座位上

发布时间: 2024-05-1608:58作者: 评论员 艾丹来源: 湖北日报浏览量: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课间十分钟”快消失了吗?体育、美育等课程被随意调整怎么办?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并列出“禁令十二条”,其中好几条都与保障学生休息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关。

  前段时间,“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课间10分钟期间,七成左右学生不出教室”等话题冲上热搜,全网进行了一场“课间十分钟”为何快消失的大讨论。事实上,何止“课间十分钟”孩子们难以拥有,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时在一些学校也被习惯性挤占,“体育老师有事”“美术老师生病”也渐渐成为调课的暗号。如果时间有颜色,孩子们的时间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可是现实中,孩子们的时间快被课业占满,整天低头看书和刷题,让孩子们的时间只剩下单调的颜色。

  细读教育部“禁令十二条”,严禁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严禁随意调整、增减课程,挤占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时,严禁学校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校历提前开学、延迟放假等内容在列,现实针对性非常强。以禁令的强硬保障“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让孩子们该满操场跑的时候尽情跑,该天马行空的时候就尽情发挥创造,让孩子们不要被“焊在座位上”,而是成为有朝气、有活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基础教育是播种育苗的关键时期,是人格养成、素质培养的黄金阶段,正确积极的教育引导非常重要。这份引导需要家校联手,去掉一些功利化、短视化的做法,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多一些人文教育和心理关怀,共同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