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评<正文

改分数不是救学生而是害学生

发布时间: 2024-05-1409:29作者: 评论员 屈旌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浏览量: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极目锐评

  近日,西安科技大学“改成绩”事件引发广泛关注。5月11日,西安科技大学官网发布情况通报称,该校高度重视此事,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深入开展调查核实。11日深夜,涉事工作人员张某致电记者称,他改成绩是为了“救学生”,因为涉事学生王某是班长,日常表现良好,深受师生认可,且已经考取本校研究生,他不想因为补考未过影响学生继续求学。(据5月13日新黄河客户端)

  日前,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一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向媒体爆料,他因拒绝为期末考试挂科学生陈某修改考试成绩,遭到陈某家长威胁。学院向他施压未果,后在该门课程补考时绕过他,更换了出题人和阅卷人,陈某通过补考。但学生王某仍未通过补考,学院工作人员张某向他出具成绩修改说明,将王某的补考成绩从56分酌情增加至60分。

  这“酌情”出来的4分,对于大学考试来说,可能并不算多,但在张某眼里,它却是跟学生前途相关的大事,如果不改,那么涉事学生王某“毕业都毕业不了,研究生就更别想上”。

  这个逻辑让人感到费解。如果一门课不合格,王某就不能毕业、读研,那说明这门课的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和平时学习态度的重要标准,岂能随便、轻率改动?如果这门课的成绩对王某真的这么重要,为什么他不能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做到成绩合格,怎么会连补考都考不过?张某说改分数是为了“救学生”,更有种自我感动的荒谬之感。研究生选拔不是应该优中选优吗?为了让王某读研而帮他改成绩,对其他努力考研的同学公平吗?有没有人来“救”他们?

  张某的行为,无疑是破坏教育公平的违规之举。他言之凿凿地说自己是“救学生”,其实是在害学生。他会让涉事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为了赢得竞争就可以破坏规则,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无视原则;同时,他也让其他学生眼睁睁看着客观考核失去意义、教育公平荡然无存。这对青年学子的价值观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在世间立足,就应秉持正直的原则;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存,但只是侥幸地避免灾祸。如果在求学期间就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资源,学生就不会明白何为存敬畏、知戒惧、守底线,即便有了一时的“好前途”,也无法成为堂堂正正的人,很难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好的老师应该教学生走正道、守正心、扬正气,而不是靠走后门来改成绩、谋前程,从不正之举中获益。

  按“闹”给分、按“需”改分,不光对学生的品行培养有害,对学校的声誉和风气也有害。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规则,如何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所以,涉事学校必须重视此事,尽快拿出调查结果。张某对记者说:“谁都知道风险大,但你要思考,我为什么敢冒这个风险?”这个问题也不应该让记者去思考、让公众去揣摩,而应该由学校来回答。

  声音

  光明日报:小到考试,大到毕业找工作,大学生都应该在实践中学会对自己负责,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成年人。高校在学生管理上要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避免学生在事实上处于一个脱离社会的“真空环境”。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