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正文

郧西:“非遗”进校园 文化润心田

发布时间: 2023-03-1308:54作者: 乔安裕 宋秀丽来源: 郧西县羊尾镇板桥中心小学浏览量:

  为了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实学校“五育并举”,3月10日,郧西县羊尾镇板桥中心小学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日上午,板桥豆腐干第十四代传承人涂海波应邀走进羊尾镇板桥中心小学,向全校师生详细讲解板桥豆干的历史传承、制作工序及豆干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板桥豆干发源于郧西县羊尾镇,曾是明、清两代朝廷御用贡品,由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的厨师涂氏潜心研制,需经过浸泡、细磨、过滤、烧煮、压榨、囟制、晾晒等十几道加工工序。产品在鄂西北地区一直被视为宴席珍品和馈赠佳品,有“盛时宫庭宴,板桥豆腐干”之美称,多年来,始终被十堰电视台推荐为地方特产中的上榜品牌,许多外省客户甚至是外国人都在网上订购板桥豆干,于2013年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后,该校校长宋秀丽带领学生来到涂师傅的祖传老店,学习参与豆干的制作过程,近距离的感受非遗之美。在活动中,孩子们看的细、学的勤、吃的香,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实践体验,孩子“乐”起来,非遗“活”起来。学生们通过体验、互动式学习豆干制作,赞叹其传统技艺,明白了板桥豆干是板桥村人民卓越创造力和精致生活情趣的食品艺术,凝聚了生活在这方热土上人们造物技艺和实践经验,也为家乡的非遗文化———板桥豆干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生们深入体验“非遗”文化之美,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大大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在每个人的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意识到传承和学习非遗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