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正文

十堰:不忘初心勇跋涉 化茧成蝶舞精彩 ——茅箭区第27届“金烛杯”教学竞赛初中生物学科决赛在茅箭区实验学校举行

发布时间: 2021-11-2414:58作者: 靳书敏来源: 茅箭区实验学校浏览量:

 

  1124日,茅箭区第27届“金烛杯”教学竞赛继续进行,初中生物学科决赛在茅箭区实验学校举行。经过校内选拔、区级预赛层层选拔,6名初中生物教师最终脱颖而出晋级本次决赛。茅箭区教研室主任吴晚生、教研员程星、关丽娜,6位评委教师到现场观摩指导,校长徐慧明、校党总支书记张有志、副校长王荣及相关学科教师现场参与听课。本次决赛也于各校校园网络同步直播。 

  决赛中,6名参赛教师均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选手们通过深入思考、精心备课,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采。课堂上,各参赛选手思路严谨,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新颖,老师们以饱满的教学热情、从容端庄的教学仪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教案设计、娴熟的教学技能、妙趣横生的授课语言、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活跃有度的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教学案例和有效的思政融入,胸有成竹的展现了教师良好的教学风采。 

  参赛选手贺夏娃在比赛后谈到,参加这样的竞赛对她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磨炼和激励,从校内选拔赛到区级预赛,再到今天的决赛,期间的经历刻骨铭心、历历在目。回头看看整个赛程,一次次磨课,一篇篇反思,一回回修改,一页页学习笔记,无不浸透着她创新与尝试的汗水,也无声地记录着她的成长。破茧化蝶是蝴蝶成长中必经的平凡过程,但只有每一只成功化蝶的蝴蝶才最清楚自己经历的苦与痛,才更加珍惜当下的新生,用最美的姿态来舞出生命的精彩。在赛教的征途上练就了她的胆量、自信,提升了她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她的教学技能和水平,相信今后的她,会逐步成长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据了解,茅箭区实验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教师培养,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将“金烛杯”教学竞赛作为每年的“规定动作”。赛前,校长徐慧明鼓励该校教师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会总结、善于反思,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二要注重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要通过积极参加教学比赛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争做“四有”好老师。三要确保课程思政实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培养新时代社会需求人才。 

  据悉,“金烛杯”教学竞赛是茅箭区传统教学赛事,从199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有27年历史。“金烛杯”教学竞赛致力打造“全员教学比武、提高教学技艺、展示教师风采”的平台,传承茅箭教育人“坚守初心、精益求精、奋勇进取”的精神。本届“金烛杯”教学竞赛,参赛对象为教龄两年以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的在编在岗教师。经过校内预赛、区级初赛,共遴选出99名选手进入决赛,竞赛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茅箭区教研室主任吴晚生介绍,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 育质量的意见》,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提高教育质量,打造茅箭教育强区,促进优质均衡”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双减”政策下的高效课堂,不断提高全区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加快划转学校与原区属学校的融合,让老师们抱团发展,本次竞赛创新了比赛形式,语、数、英三科采用团体赛制,其他学科为单科竞赛。团体赛由“说课”、“讲课”、“教学重构”三部分组成,参赛教师每人只参加一项,现场抽签决定。团体赛每科共设9个参赛队,每队三人,每队由牵头学校出两人、被牵学校出1人联合组队。在奖项设置上也进行了创新,团体赛既设团体奖,也设个人奖,团体赛以团体总分确定奖次,个人奖以个人单科成绩实际得分确定。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