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不能依赖举报奖励
发布时间: 2025-02-1909:26作者: 王 营来源: 中国教师报浏览量:
为有效管控吸烟、携带违禁物品进入校园等不良陋习和违规违纪行为,陕西商洛某中学发出一则“检举举报公告”,鼓励学生检举揭发违规违纪行为,并对检举揭发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公告发出后,学校很快就收到书面、实名、匿名、当面举报等数十起,大部分查证属实。
从积极方面看,该校发布“检举举报公告”并对检举揭发者给予表扬和奖励,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校园违规违纪行为的监督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学生参与监督,也能更深刻地理解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明确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进而自觉遵守规则。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参与校园治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不过,这种管理方式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隐忧。比如可能引发学生间的信任危机,相处时小心翼翼,不敢敞开心扉。而当检举揭发行为被鼓励后,一些学生也可能变得敏感,时刻担心被举报。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伙伴关系,而这种互相猜忌的氛围会破坏原本和谐的同学关系,让学生成为一座孤岛。
教育是引导、启发,而不是单纯禁止。学校在表扬举报违规违纪行为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加强品德与规则教育。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品德教育和规则教育的主题班队会、讲座等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违规违纪行为的危害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可能与心理压力大、情绪管理不当有关,学校可以设计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看待问题,进而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对于一些有特殊情况或行为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教育方案,引导他们主动改正违规违纪行为,并逐步减少不健康行为的发生。
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鼓励学生成立自我管理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管理中,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班级管理,选拔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干部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工作。学校要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明确他们的职责和工作方式。学校也可以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定期检查并反馈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建立预警机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和潜在的违规违纪倾向。对于一些经常迟到、旷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班主任要建立学生行为档案,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跟踪处理。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在校表现,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关注孩子的在家表现,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沟通。
发动学生互相举报并非解决学生违规违纪问题的灵丹妙药,学校不能放弃应承担的教育责任,而应在管理过程中重视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同时通过教育方式的选择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营造既有序又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宁阳县教育和体育局)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