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错也是有价值的
发布时间: 2019-09-1421:22作者: 李习勇来源: 十堰市郧阳区刘洞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浏览量:
作为教师,我们在上课时可能会遇到这种现象:当提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时,下边举手的人不多,就算是引导或讨论后,仍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回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不愿意回答,而是担心回答错了不好意思。实际上,答错也是有价值的,老师在课堂上要鼓励这部分学生回答,而暴露出来的错误还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能有效防止别人犯类似的错误。
今年开学,我代五年级语文。可能是有些生疏吧,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总是不积极。这天,我正在上课文《珍珠鸟》,期间精读分析到这段: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我向学生提问:“请你们联系上下文仔细思考一下,从‘再三’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与以往一样,小欣等几位学生下意识地低下了头,生怕眼神与我对视后被点到,而我恰恰想通过这个不算难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小欣,请你起来回答。上课要主动思考,这样做课外阅读时才得心应手。”我亲切地说。只见小欣有些为难地站了起来,低着头,用很小的声音答道:“从‘再三’这个词中,我体会到了珍珠鸟妈妈十分关爱和担心小珍珠鸟,所以才多次喊它们早点回家。”我愣了一下,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一个有些淘气的男生抢答道:“老师,不是这样的……”我连忙制止了他,并告诉所有人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这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
回过头看小欣,只见她红着脸,难为情地低下了头,额头甚至冒出了汗珠,那样子似乎在说:“老师,请你以后不要再问我了。你看,回答错了多丢人呀,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急忙安慰道:“小欣,请坐。我们先不讨论答案的正确与否,先为你敢于‘发声’的勇气点赞,谢谢你,请大家为她的转变而鼓掌!”在这特殊的掌声中,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走上讲台,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以前多次提醒,大家在回答问题时要紧紧围绕课文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但这句话做起来可比说起来难。小欣同学的答案乍一听没有问题,符合常理判断,但这个答案却没有契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赞扬母爱。下边,哪位学生愿意再次起来回答?”可能是部分人感受到了小欣刚才的尴尬,还是没举手。
怎么办呢?思考几秒后,我再次向他们劝导道:“所有人在上课要积极思考,大胆回答,不要害怕答错,更不要因为答错而不好意思,你们要明白,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天才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不是错了几千次才找到正确答案的吗?他如果不好意思,那人类还不知道要多在黑暗中生活几百年呢!再说了,就算你答错了,也说明你在思考,别人帮你纠正后,你不仅弥补了自己的知识漏洞,还为班集体作了‘贡献’,其他人会从中明白为什么这是错误的,他们在以后会注意到这一点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知道了为什么错和为什么对,这远比死记硬背一个正确答案要重要的多。如果你们不回答,或者只有个别尖子生回答所谓的正确答案,那么老师就难以知晓你们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就相当于暂时掩盖住了‘一个个隐藏的漏洞’,可它们会在考试中集中爆发的……”
听了我耐心的劝导,全班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他们无不点头赞同。这次我没点名,小欣主动站起来,眼神里带着自信和阳光,大声地回答道:“从‘再三’这个词中,我体会到了,由于作者对小珍珠鸟无微不至的关爱,珍珠鸟变得十分信赖和喜欢作者,它们在离开作者时恋恋不舍,难舍难分,被母亲喊了多次才不情愿地离开。”我被小欣这积极转变的态度、不再害羞的勇气和近乎完美的答案震惊了,情不自禁地为她鼓掌,班上顿时掌声一片。
从那节课后,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主动多了,也不再担心回答错了,因为他们明白了“错误”答案的真正价值。
答错也有“价值”。教师在平时要多鼓励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大胆地”回答,不要怕答错,因为正确的答案也是通过否定错误答案而得来的,况且错误答案还能反映学生的知识盲点和易错点,帮助老师更精准地找到对症的“良药”,难道不是吗?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