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教育创新的路上

发布时间: 2017-12-2321:40作者: 灵馨 园园来源: 钟祥市洋梓小学浏览量:

  “创新”这个词在当下的各个文化领域中都是个热门的词,因为它,人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它改变着世界的发展方向。在我们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更是频频提到“创新”二字。祖国发展到今天,与我们日新月异的科技是离不开的,科技的发展来源于我们的科技人员的创新,而科技人员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绩,取决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而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与“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有关的。而身为祖国未来人才的“导师”——人民教师,在创新的这条教育道路上,任道重远。 

  在教师教育创新的道路上,创新这个词不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教研或是课堂上各种精美的课件制作教学与讲解,而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纵观中国几十年的教育历程,我们发现一些会读书的学生毕业了在社会上不一定发展得很好,而有些在学生时代调皮捣蛋的人出了社会反而成就更大。这说明了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发展学生的特长,释放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个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慢慢行走摸索出来! 

  还记得刚步入教师这个行列时,内心激动、惊喜还带些忐忑不安。刚接手就担任班主任职务,一下子措手不及。于是不管是教学还是班级日常管理,都跟随老教师学习模仿,可结果下来,发现那些措施根本不适应自己。自己几个晚上反复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自己没有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前辈们的做法都是他们自己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并带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我只能学习,不能全部照搬照用。确定好问题了,我开始制定自己管理风格。而首先,我所做的就是了解自己班级里的孩子。小学中年段的孩子属于年纪不大不小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喜欢亲近,并爱和老师说学习、生活中的事。针对他们的特点,我放下老师的身段,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制定他们所能承受的班规。班规班纪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一个成功的班级体,都有一个严格的班规。但我的班规不是建立在自己一人制定的强制基础之上的,而是让学生自己给出意见,全班收集整理,最后筛选出他们同意的制度作为我们班级的班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制度是学生们心服口服的条款,一旦有学生违背,便有其他学生踊跃地跳出来加以指正,而那个犯错误的人也会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的一种以己之规管己之言行的方法在我的教学管理中成绩效果显著,学生们明显说话做事有礼貌,班级风气正,学生们的学习氛围浓。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教育,除了教学生正确的人生思想价值观,最为主要的还在与教学生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文化。我们现在的教学手段很多,课件、电子白板,里面不仅仅有图片,还有声音、视频片段,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集中精力去听每一课,他们会开小差。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所以如何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有一次晚上放学,我带着一些走读生向大门走去,途中经过校园主大道,路两旁的桂花树芳香四溢。走着走着,突然有学生跑到我面前说:“咦?老师,为什么这两边的桂花树长得不一样?一棵长得又大又绿,开了好多花,另一棵长得小很多,花儿也不多,这是为什么啊?”一个学生开头,其他的一些学生都围过去观察,并都说:“是呀、是呀,老师还真的不一样呢!这是为什么呢?”身为老师,我当然知道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并能快速解答,可是我却产生了兴趣,反问一句:“在我们学过的《植物的生长》那一单元,你们还记的吗?还有再结合这两颗树所在的地理位置好好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学生们都停下来,有自己思考的,有几个讨论的,不一会儿学生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了:“老师我知道了,是因为它们一个种在高处,一个在地处,下雨的时候产生的积水使低处的那棵树根泡在水里,影响了它的生长。”“老师,还有,长得好的那棵树没有房子挡住它的阳光,而长得差的那棵树老是在学生宿舍的影子下面生长,没有吸收多少阳光,所以长得慢。”……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讲并说得很有道理,那气氛比课堂上积极多了,且又回顾了课本知识。我顺势而说,这两棵桂花树就像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一样:有的在父母过分的宠爱下,怕风怕雨,变成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公主”、“小皇帝”;有的同学却多多参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不仅学到课本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经验也积累了不少。 

  从那次路途中的偶发事件中我发现,教学不一定非要课堂上,只要抓住契机,随时都是课堂,都可以进行知识教学。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的引导和鼓励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合适的“教堂”中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由发展结合起来,既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了学生快乐的学习,没有强迫学生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足学生渴望知道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主动快乐地学习了知识,创造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学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是在班级的拔草活动中。我们到班级的清洁区范围里拔杂草,学生们对于劳动还是很积极的。这里没有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孩子们欢快的声音飘荡在校园中。说着说着,我就感觉劳动时间变成了一堂田园的课堂:孩子们有的在认识哪一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哪一种是攀缘茎、哪一种是匍匐茎,还有认识花的结构构造和种子的结构构造的,甚至有的学生在造句,学生们在意见有分歧的时候还跑过来问我。那些反应和表现是课堂中先进的教育手段达不到的教学效果。这充分说明了适时的“课堂”教学反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我常常把知识转化成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来进行教学,只要有条件我就会把他们带到知识的“现场”,让孩子们观察、发现、交流。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而我也达到了想要的教学效果。 

  由此不难发现,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去学,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学习活动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 

  我不敢说我的这些方法有多么的伟大和新颖,但它确实对我的教育生涯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推进作用。在我未来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会提着一个口袋,拾捡起教学中的点滴”,然后去感悟,去实验、去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经验;并“用这些拾捡起的零星的树叶,摆放出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漫漫人生路,我将始终以谦虚的姿态,漫步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