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区在全省率先高分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
发布时间: 2017-11-2517:04作者: 来源: 西陵区教育局浏览量:
本网讯(通讯员 罗婷婷、周娟、胡璇)11月24日上午,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意见反馈会上传来好消息,西陵区作为首批代表湖北省参加评估的区域之一,以综合评分92.5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多项语言文字特色工作获得与会领导点赞。
会议现场
国家语委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向明灿,国家督学、甘肃省政府参事李晶等专家一行,省教育厅副厅长黄国斌、省语委办主任曾彦等领导出席评估会。
督导评估小组认为,西陵区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的先行区,按照“市级担当、大城核心、西陵价值”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文化引领战略,牢固树立“强语言文字根基,扬文化西陵自信,展首善西陵魅力”的语言文字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逐步加强条件保障,重点夯实基础阵地,多个领域示范引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突出西陵地方特点。各项迎评工作准备充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国家语委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向明灿充分肯定西陵区语言文字工作
国家语委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向明灿指出,西陵区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打造“文化西陵”的基础工程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内容,列入到政府重要议事范畴,制定了《西陵区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建起了一个条块管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的区域语言文字工作网络,涌现出了“一起读吧”“诗意桃小”“首善实小”等一批语言文字工作特色品牌,在全国很有借鉴意义。
省教育厅副厅长黄国斌认为西陵区语言文字工作有亮点有特色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国斌认为,西陵区以语言文字工作助推西陵发展,西陵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引领,榜样示范,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形成了“西陵文艺” “西陵教育” “文化西陵”等发展名片,有亮点有特色。
据悉,西陵区搭建起一个条块管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的区域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形成了“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联动”的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制定《西陵区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率先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率先成为湖北省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先行者和排头兵”的发展目标。强化经费保障,“书香校园”“汉语言文化大赛”“一起读吧”“京剧进校园”等语言文字特色项目蓬勃开展。
加强基础阵地建设,夯实语言文字工作根基。打造了“汉字听写大会”“三江书画节”“首善大讲堂”“千人诗会”“桃花诗词节”等一批学生文化活动品牌。
全区2297名教师全部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教师队伍中,普通话测试员17人,“一级乙等”教师184人。普通话基本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中小学“朝读经典”、幼儿园“起点阅读”纳入学校课程,成为教学常规。各校先后开发22套校本教材,成立516个书法、朗诵等学生社团,书法比赛、朗诵节、戏曲展演精彩纷呈。“3·20体验百分百”成长计划让阅读实践成为学生领略厚重文化底蕴的途径。
党政机关率先示范,普通话成为机关日常办公、会议和公务接待用语,会议发言实现全员普通话,全区机关干部普通话达标率达80%以上。文化传媒表率引领,严格稿件审签程序。三峡电视台举办“推普形象大使”选拔,展播语言文字公益广告,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区旅游、文化、卫计、城管、政务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行业管理规定,作为展示行业形象名片着力打造。
西陵区通过形式多样的推普周、语言文字法制宣传等活动,大力开展“推普宣传”。将规范用语用字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文明单位创建内容,充分发动全区近400家文明单位、5万余干部职工带头示范,以点带面。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墨池书院、尔雅诗社、果园读书社等一批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西陵区打造了“西陵文艺”创作品牌、“西陵教育”发展样板、“文化西陵”发展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