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评<正文

从孩子饭碗里揩油是教育之耻

发布时间: 2025-04-0909:01作者: 评论员 屈旌来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浏览量: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4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第二中学校原校长赵孟锁截留、套取学校食堂420多万元膳食经费案查处详情,并披露山西整治“校园餐”腐败已处分1994人。2024年8月,赵孟锁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据4月7日人民日报)

  当学生向家长抱怨,食堂饭菜口味不佳、品类单调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本该给孩子带来营养和健康的校园餐,却被一双双贪婪的手疯狂揩油。

  贪占校园餐费的危害比一般的经济腐败更为恶劣。校园餐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和社会的责任。本该花在孩子吃饭上的钱被贪占了,必然会影响校园餐的质量和安全。食材以次充好、菜品以素代荤,种种违法操作会导致学生在长身体的年纪,却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

  教育之本在于育人,而健康的身体是育人的基础。将黑手伸进学生的饭碗里夺食,会损害教育的公平性、玷污教育的纯洁性,让学校这片净土蒙上阴影,破坏家长及社会的信任。

  国家对于校园餐费有明确的监管措施,要求学校收取伙食费时应积极推行网上缴费方式,由学生或家长直接缴入学校指定的银行账户,不得转入个人账户,不得公款私存。伙食费不得由老师、家委会、食堂管理领导小组等个人或集体收取,严禁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挤占、挪用伙食费资金。但长期以来,汾西二中都是向学生收取餐费后,再由食堂负责人转入监管账户,这就给贪腐行为留下了暗箱操作的空间。

  本应专款专用、严格监管的校园餐费被肆意贪占,源于制度漏洞与监督缺失的双重困境。一方面,校园餐管理链条长、环节多,从食材采购到资金拨付,从质量验收到财务管理,每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赵孟锁案中,其亲弟弟担任食材供货商,前同事担任食堂负责人,暴露出校园餐管理存在“近亲繁殖”“裙带关系”等问题。

  另一方面,校园餐经费使用透明度低。学生和家长作为直接利益相关者,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和参与机制,资金流向成为“暗流”。当食堂运营成为“一言堂”,腐败便有了滋生的土壤。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些地方挪用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偿还地方债务和其他支出,让教育经费成了可以随意调用的“小金库”。

  对于攫取校园餐费的种种乱象,必须予以最严厉的打击和最彻底的治理。

  首先,严格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阳光透明的校园餐管理体系,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和审批流程,每笔资金的流向、每种食材的来源、每餐的成本构成都应有据可查,并接受家长和公众监督。其中,技术手段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建立全市、全省统一的校园餐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

  其次,严格执行利益回避制度,斩断利益输送链条,对校长、后勤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实行轮岗交流,防止形成利益小团体。

  最后,加大惩处力度,对贪占校园餐费用的行为实行“零容忍”,让犯案者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日常也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廉洁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让他们自觉抵制利益诱惑,不能也不敢触碰红线。

  从孩子饭碗里揩油是教育之耻。校园餐费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是为人父母者乃至全社会托付给学校的沉甸甸的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力将其据为己有。只有让每一笔钱都明明白白地花在孩子身上,让每一顿饭都热气腾腾地传递关爱与责任,才能回应社会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期望,真正守护好孩子们的未来。

  声音

  北京晚报:孩子口粮岂能扒进肥私的“饭碗”?校园餐的每一环都不能掉链子。只有“严”字当头,校园餐才能真正成为放心餐、良心餐。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