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为何还要求学生用扫帚扫地
发布时间: 2024-11-1910:00作者: 记者马梦娅来源: 长江日报浏览量: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罗祖兵:
智能时代,为何还要求学生用扫帚扫地
■ 劳动教育影响人的一生
罗祖兵至今记得他小时候劳动的场景。
他的学校在十堰市竹山县,印象最深的是每年的植树节,老师带着他们去山里植树。那时候山里的树苗也多,他和同学们每次都找不同种类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树苗,兴致勃勃地扛着锄头上山挖坑、植树、浇水。他总记得当年种下的香椿树、杉树等,如今应该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学校也有随时可以劳作的地方——校园背后有很大一片土地,每学期,他们都有两三天不上课,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地里种土豆、玉米、白菜或者高粱,几乎每个季节都有收获的成果,别提心里有多美。
罗祖兵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确立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从此劳动就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学校有专门的劳动基地,回家后和父母一起干活儿。
进入新世纪,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弱化现象,但它并没有消失。
他分析了当前全面而深入地实施劳动教育存在以下挑战。一是长期存在的考试压力,使教师和家长形成了只抓分数的“教育惯性”,全面推进劳动教育一时难以被真正接受。二是劳动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现今青年教师都是独生子女那一代,他们自己小时候几乎没有劳动过,他们不会劳动,亦无法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学校难以配备专门的劳动教师,劳动教师的劳动教育素养难以提升。三是劳动基地的问题。以前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劳动基地,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非常方便。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劳动基地,而且对于绝大多数学校而言,重建劳动基地已经不可能了。
■ 劳动教育“育身”亦“育心”
罗祖兵认为,教育主要有两种育人方式,知识育人与实践育人。知识育人是从学习知识开始进行育人,它主要是通过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等方式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实践育人则是从实践开始,通过做事来实现人的发展。这种育人方式是通过生长、生成来实现人的发展,即通过“内生”的方式促进人的发展。
知识育人是通过以心塑心的方式实现人的发展,重在发展心;实践育人,则是通过以身塑心的方式来育人,在此获得发展的既有身,亦有心。实践育人方式带来的是全身心的发展,其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劳动教育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身体参与。有些时候,罗祖兵会因为看见一些“假”劳动而痛心。比如同一块地,一批学生来了,种植农作物,另一批学生来了,拔掉作物,种植果树……这种劳动虽然让学生出力流汗了,但没有让孩子看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再比如组织孩子去采茶,就不能只是摘一把茶叶就走人,而应该有一定的任务量,比如摘1000克叶子,或者摘3小时等。纯粹表演式的劳动、体验式的劳动,不仅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还会让孩子形成弄虚作假的不良品质以及劳动很好玩、很轻松的错误劳动观念。
在罗祖兵看来,让劳动教育真正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应不折不扣地贯彻国家的劳动教育精神,一是要认真上好、上足每周一课时的劳动课;二是要组织好每学年的“劳动周”活动;三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安排好学生的课外劳动、校外劳动;四是要协调家长、社会力量等,积极配合学校实施的劳动教育,甚至是自主、主动地给孩子安排一些适当的劳动任务;五是要加强宣传与引导,尤其要做好家长支持孩子劳动教育的工作,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
【访谈】
近日,不少中小学开展秋季劳动研学,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田间地头感受秋收的喜悦。武汉市中法友谊小学开展农事体验活动,拿起镰刀收割稻谷;蔡甸区第六小学的孩子们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2022年,在答复“关于将《劳动教育》教材纳入教科书目录”时,教育部指出,劳动教育主要以实践为主,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明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
劳动课已经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近年来,各个学校按教育部的要求,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因地制宜,积极实践。长江日报《读+》记者专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学指导专委会委员罗祖兵,他表示,劳动教育属于实践育人,通过以身塑心的方式来育人,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即使现在智能化发展迅速,劳动仍是必须亲自动手做事。
■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
读+:随着时代发展,劳动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罗祖兵: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城镇化加速,许多农村人口在短期内变成了城市人口;二是信息化、智能化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渗透于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
这意味着许多孩子可能从小就缺少劳动、缺少劳动教育,一是他们远离了农村、远离了劳动场所,像劳动这样的实践性学习对绝大多数孩子而言也没有机会;二是考试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他们只专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再加上,他们可能自小就接触并沉迷于网络,不愿意劳动。
其结果是孩子的发展越来越局限于知识维度,越来越片面。而且由于孩子缺少劳动经验、实践经验,导致他们学习知识多半是靠反复记忆和练习来完成的,缺少经验的根基。更关键的是,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他们的人格发展、精神面貌等受到严重影响。
劳动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至少扮演着三个关键角色。一是为孩子的整个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底色。劳动能让孩子更加勤劳、质朴、善良、有毅力等,这是孩子一生人格发展的基础。就智能发展而言,通过劳动,孩子能获得对世界、对他人的基本认识,这是进一步发展智能的基础。二是丰富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没有劳动教育,我们所培养的人就缺少“劳”这一板块的素养,其发展就不够全面。三是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增加活力。学生学到的知识,如果仅仅是靠记忆和练习学会的,可能就是“惰性知识”,不能进行灵活地运用与广泛迁移,这会影响一个人创造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如果有相关的经验做基础,那么他就会将新学的知识“挂靠”在自己的经验之“锚”上,经验与体验又是与孩子的身体相联系的,知识又与社会、历史相联系,这就使得身体、体验、知识、社会、历史联系成一个整体,知识就处于一个生态网络之中,就有了生命力。
读+:现在与过去相比,劳动教育有哪些不同?
罗祖兵:对比过去和现在,劳动类型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小学生参与较多的是与工农业生产相关的劳动,比如到农村去插秧、种菜、除草、收庄稼等,通过这些劳动来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和艰辛;工业方面,学生会参与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工厂车间的基础劳动等,如在学校设立的工厂车间里学习组装零件、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等。当时的劳动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技能,培养基本的劳动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现在,除了传统的生产劳动外,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学生可能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去养老院关爱老人、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等;在学校里进行创新实践项目,如设计制作手工艺品、进行科学实验等;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还可能参与一些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劳动,如制作短视频、进行编程设计等。
另外,过去的劳动场景相对单一且具有较强的集体性。通常是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工厂的车间或者学校的劳动基地进行劳动。现在的劳动场景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学生不仅在学校的劳动课上进行劳动实践,还可以在家庭、社区、科技馆、实践基地等各种场所开展劳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劳动工具和技术不断更新,学生使用的工具更加先进、智能化。比如在一些学校的劳动课上,学生可以使用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机器人等进行创作和劳动实践;在烹饪劳动中,学生可以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厨房电器,如微波炉、烤箱、破壁机等,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让学生接触到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技素养。
此外,过去的劳动教育注重让学生参加劳动,把活儿干完就行了;现在的劳动教育,非常注重通过劳动来教育,比如劳动前要学习相关劳动知识与思想,劳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示范与指导,劳动结束后要注重反思与评价等。
■ 学会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幸福的过程
读+:在您看来,劳动精神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罗祖兵:劳动精神是关于劳动的信念和人格特质。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精神是指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在劳动实践中秉持的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学生能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二是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三是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四是感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五是培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劳动精神不同于劳动知识和劳动观念,它是对于劳动的信念,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表现在日常的生活行为和工作行为之中。
打个比方,如传统的“勤俭节约”精神,节约用水用电等,不论是自家的还是公家的,不论是处在贫寒状态还是富有状态,都要做到节约用水用电,而且看到别人浪费,就觉得可惜与痛心,这才是精神。
读+:不管时代怎么发展,关于劳动有些本质的东西是不变的。
罗祖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来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劳动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劳动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核心环节——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意义是不变的。
人通过劳动不仅为自己满足需求,也间接地改变世界。人通过劳动而完成生产过程,通过劳动的产品,将劳动的产品对象化,人才在与自己的劳动成果的相互依存中得以存在。人不劳动,就一刻也存活不下去,其本身也就不存在了。
归根到底,人的本性是在实践中才得以彰显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人通过劳动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也是人为自己确证自己的类本质的过程,是人之为人的活动。
读+:教育部指出,全国不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基于劳动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明确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编写要求,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如何理解这种多样化需求?
罗祖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都指出,劳动教育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和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充分挖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可利用资源,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避免“一刀切”。
生活化原则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当学生学会了某项劳动技能后,应该能够运用于生活,而且应该能够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显然,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劳动项目是可以经常做的,因此劳动教育就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来组织,即劳动教育的组织要遵循“在地化”原则。这就是劳动教育不能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的根本原因。这给各地实施劳动教育留下了巨大的自主空间和创造空间。即使是各地组织编写的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也不同于教材,实践手册重在以例子的方式进行指导,而教材通常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
读+:在您的研究中,有没有发现一些在劳动教育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学校或地区?
罗祖兵:在全国和湖北省范围内,有不少学校和地方劳动教育做得非常出色。就我个人实际接触到的情况看,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和武汉市洪山区的劳动教育都做得不错。
郭茨口小学是汉江边的一所小学,有着天然的开展劳动教育优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汉江流域四大圣人即“纸圣”蔡伦、“医圣”张仲景、“木圣”张衡、“茶圣”陆羽的劳动经验及其智慧,构建了四大劳动教育资源体系:纸艺创作中心、中草药种植园、Y次元密室和茶艺匠心阁;在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三类智慧劳动技术,即感知技术、制造技术、计算技术,很好地实现劳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洪山区打造了“做·享”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为让学生“愿做”“会做”“慧做”和“创做”,这大致对应着劳动的四大核心素养。洪山区的劳动教育体系非常明确,比如将洪山菜薹作为各年级必学的劳动教育内容,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要依次经历洪山菜薹的认识、了解、烹饪、种植、繁殖、改良以及认识其经济价值等。
■ 智能机器帮忙,我们仍要动手做家务
读+:现在,很多劳动被智能机器取代了,学生们的劳动内容要面对怎样的改变?
罗祖兵:劳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必定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现在我们的物质更丰富,技术更发达,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必定也会发生变化。
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劳动,二是体现时代特点的新型劳动。前者如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后者如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
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意识到,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和实际工作中的“劳动”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以“锻炼”为目的,要求通过劳动来使学生的肢体、思想与心灵得到运用和锻炼,故而能不使用智能设备的就不使用。否则,就达不到“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目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即使是在机器人扫地、洗衣机洗衣非常普遍的时代,《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仍要求学生用扫帚扫地、用拖把拖地、用手洗衣物等。
总体而言,劳动教育中的劳动尽量采用原初性的内容、使用原初性的方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一定要考虑学会了后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
读+:实际上,劳动的意义不只是劳动本身。在您看来,劳动对于一个人的社会性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罗祖兵:劳动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们通过劳动,如参与家务劳动中的打扫房间,能够直观地了解灰尘的来源与性质、物品的摆放规律等知识。在学校参与手工制作劳动时,他们能明白不同材料的性质、工具的使用方法。这种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远比单纯的书本知识更加生动和深刻。正如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言,锤子的功能是在使用锤子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学习锤子的知识获得的。
我见过一些孩子,上大学后还是会把脏衣服积攒一周再带回家去让父母洗,设想一下,如果他以后组建自己的家庭,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做家务劳动呢?又以怎样的方式去教自己孩子劳动呢?现代科技虽然发达,但劳动教育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科技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培养多种能力的事实。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是科技无法替代的。
劳动是人们参与社会关系构建的重要方式。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会与他人产生合作关系。当他们参与集体劳动时,会明白分工协作的原则,了解不同劳动岗位的社会价值和相互关系,这有利于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