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小学<正文

保康:联校教研展风采 合作共享促双赢 ——王天珍名师工作室与马良镇小学联校进行《道德与法制》教学研讨

发布时间: 2021-04-2609:10作者: 张远东 赵心语 张兴华来源: 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浏览量:

  4月23日,保康县城关镇小学王天珍名师工作室一行8人,来到马良镇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送教学研训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课堂教学展示、说课、评课、专题讲座、互动交流探讨等环节。

   

   

马良镇小学李萍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教材《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课前李老师和同学们从民间戏剧、民间手工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等方面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课堂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激趣情景导入,教师播放全国各地民间艺术集锦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博大精深,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继而教师引入了课堂的正题一一《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第二个环节是了解马良的民间艺术,课堂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民间艺术品,亲自动手打击自己搜集的器乐,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第三个环节是拓展延伸,评析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城关镇小学县级名师王天珍老师执教四年级教材《餐桌上的浪费》。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情景导入,王老师用河南省1942年受灾后一位老人因为没有粮食吃而啃树皮的真实故事导入本课,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要节约粮食这个严肃的话题上;接着王老师又将学生引入到第二个环节,用一个人如果每天大约浪费50克粮食,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乡镇⋯⋯通过算账,让同学们由会算到不敢算,进而把学生节约粮食的愿望深深地刻在心里,情感教育得到了升华;第三个环节是反对浪费我践行,通过模仿饭店服务员与客人的不同角色,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两位老师或激情飞扬,或朴实稳重,教学风格各异;但她们的课堂共同特点是游戏活动掺半,互动参与面大,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参训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表示要吸取精华。

   

詹大林老师的讲座“生活化、情景化、活动化”,以教材为蓝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进行课程解读与教学实施,用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实例,带给《道德与法治》执教者更多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启示。指明了如何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两者之间进行准确分析与把握,令与会教师受益匪浅。她评价,“今天的两节课都是基于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效益的优秀教学展示课,老师的教学设计都基于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趣,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了学习和生活当中”。

此次送教研训,再一次运用了 “听课—评课—反思—实践”的学习模式,丰富了大家的知识储备,拓展了教学思维,提高了教学经验。研训形成共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大家纷纷表示,要多思考、多研究,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传授给学生。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