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山一教师坚守教学点30载 真情厚爱暖童心

发布时间: 2017-11-2810:48作者: 张云朝来源: 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学校浏览量:

  11月27日,初冬的朝阳,洒满鄂陕交界的中国最早的楚长城铜钱关。在铜钱关下的竹山县竹坪乡龙凤教学点的校园里,一面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在晨风中迎风飘扬,猎猎作响。

  在国旗下,一位快到五十岁的老师,带领着他的14名学生,面向国旗,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图为:李雄正在检查国旗绳情况。张云朝 摄

  一个苍老的声音与14个稚嫩的童声合唱的国歌声,正像高低音的和弦在这个鄂陕边陲的偏远山村校园的上空,久久地回荡。

  这个老师,就是该校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李雄。

  忙碌每一天,真情暖童心 

  李雄老师新的一天,在国歌声中开始了。只见他,先让14名学生,按照高矮的顺序站好队,然后,他在前面带领学生在不大的校园场地上跑步。他喊着口令:"一、二、一","一、二、一"。学生也跟着喊"一、二、一","一、二、一"。他喊:"一、二、三、四",学生也跟着喊"一、二、三、四"。阵脚有些零乱。他只好停下脚步,让学生安静下来以后,给学生讲:"我喊一二一时,你们不要跟着喊,是教你们按照我喊的节奏跑步。只有当我喊一二三四后,你们才能踏着节拍,喊一二三四。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

  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终于能够按照他的口令跑步了,当他和孩子们的头上冒着热气的时候,才停了下来。

  "早晨有些冷,跑步让你们暖和一下身子,你们高兴吗?""高--兴---。"

  早操结束了,他让学生们在教室里晨读,他一个一个的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

  上午有四节课,他代的是一、二年级语文和学前班的语言,另外一个临时聘请的代课教师,代的是一、二年级数学和学前班的算术。他上午给学生上了两节语文、一节数学和一节音乐。他不会识谱,只好应用教学点资源班班通设备里面的音乐课程资源,教学生学习唱歌。他也跟着学生们一起唱。

  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他要拣菜、洗菜、淘米,要准备给学生做午饭。午饭倒也简单,他在锅里蒸了一点米饭,炒了一个瘦肉、一个青菜,还煲了一个粉丝汤。

  "这14个学生中,学前班3个人,一年级6个人,二年级5个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靠爷爷奶奶隔代抚养,有的是在亲戚家寄养的。农村活忙,家长顾不得按时给学生做午饭,他只好让这些学生都在学校吃一顿午饭。一学期每个学生交300元的生活费,加上义务教学阶段学生每人每天有4元的营养午餐肉。合在一起,勉强将就着吃吧。总比饿肚子强。"李雄介绍说。

  吃午饭的时候,他先给每个学生打饭打菜,等学生吃完了,他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餐巾纸擦嘴。再给每个学生倒一杯开水喝。一切停当后,他让学生在校园内踢踢毽子,跑跑步,做做游戏什么的。这时他才开始吃饭。他边吃饭,边照顾着学生,防止有学生疯狂打闹,防止有学生摔倒。

  吃罢饭后,他用洗洁精给学生洗碗,再用清水反复地冲洗,最后用开水消毒。

  下午两节课,一般是体育,或者是让学生画一些简笔画,或者是指导学生做作业。

 

  图为:李雄正在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张云朝摄于2013年

  上完课,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有的家长来接孩子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没有来,于是他就和临时聘请的李老师,分头送孩子们回家,将孩子交到家长的手里了,他又返回学校。

 

  图为:李雄护送学生回家。张云朝 摄

  临时代课老师也回家了。他一个人拿着砍柴刀,跑到离学校较近的山上,捡拾干枯了的树枝,扛回学校。因为学校用不起液化气,只能捡些干柴做燃料。每年大概要得几千公斤的干柴,全靠他用肩挑背驮。

  捡回干柴后,他要用弯刀将柴棍剁成小节,便于存放。

  收拾好柴火,已经是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的时候了。他打开电灯,在灯下批改学生一天的作业,然后再备好明天的教案。尽管学生不多,但是,要开齐开全课程,几个课头的教案都要备齐。等写完教案,已经是夜深了。

 

  图为:李雄正在备课。

  李雄的每一天,都是如此的忙碌着,用真情和厚爱,温暖着每一颗留守儿童的心。

   回忆并肩时,思友泪满巾 

  "深山夜来早,申酉即黄昏。漫漫长夜孤,思友泪沾巾……"

  吟罢一首小诗,李雄已经是泪流满面了。他一边任凭泪水在面颊上流淌,一边埋怨起来:"你咋这么不讲信用呢,汪孟国?不是说好了的,咱哥俩一起坚守这个教学点,一直到你退休。可是,你才多大?今年你才54岁,还有6年你才能退休呢!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你就这样的撒手而去了,留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守着这个学校,你就不心疼吗?汪大哥,你真狠心啊……"

  埋怨着,埋怨着,过去,自己和汪孟国老师一起并肩战斗的美好时光,一幅幅难以忘怀的场景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李雄回忆,自2008年起,由于人口的流动,偏远山区学校的学生急剧减少,高年级撤走了,只剩下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了。老年教师退休了,还有的教师调走了,这里就只剩下他和汪孟国老师两个人了。

  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并肩战斗,有商有量地把教学点经营得很好。10多年来,他和汪老师从来没有争过一句嘴,没有红过一次脸,配合得非常默契。总是他跳水,汪孟国劈柴;他洗菜,汪老师烧火;他扫地,汪老师除垃圾等等。

 

  图为:李雄(右)正在和汪孟国一起探讨教法。张云朝摄于2013年

  记得那是2012年晚春时节,学校开始给学生免费供应营养午餐了。由于学校没有自来水,他和汪老师只能从离校园500米远的河里挑水吃,每天要挑6担水,才能把水缸填满,够师生一天的用水。100多斤的水,压得他的肩头生疼,他只好用一个木叉做成木杵,中途把扁担放在木杵上歇歇肩。

 

  图为:李雄给学生挑水时的情景。张云朝 摄于2013年

  有一天,天正下着大雨,水缸里没水了。他拿起扁担和水桶,沿着蜿蜒、陡峭的小路,下河去挑水。他一手举着伞,一手扶着扁担,挑着一担100多斤的水,由于道路泥泞,晃晃悠悠地往上爬,谁知一下子,脚下一滑,他摔倒在地,两只水桶摔破了,满桶的水一起洒在他的身上。满身是泥水的李雄,伤心得哭了。

  汪老师见状,连忙劝他换衣服,自己去挑。可是李雄说什么也不肯。他说,自己身上总是湿了,不如就这样,等水缸挑满了再换衣服。不然,你还是会将衣服淋湿的。于是他又向邻居借了一担水桶,将水缸挑满后,才回去换衣服。

  后来,中心学校看到他们挑水吃辛苦,就给他们买了一个水泵和一些水管,让他们从河里抽水吃。他们买了两个大一点的水缸,抽一次水可以管三天。为了防止水泵被洪水冲走,他们每次抽完水,还要将几十公斤重的水泵收回学校,下次要用,再拿到河里去。

  他们合作得是那样的和谐与默契。

  谁知,像这样和谐美好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太珍贵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5年12月,汪孟国老师感觉头上有点不对劲儿,用手摸摸自己的头顶,发现有两个指头大小的小包,于是他让李雄看,李雄看了看说:"嗯,是有两个像龙角一样的包。莫不是人们传说的龙角吧?你要成仙了!"说罢,两个人相拥着开心的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他还是劝汪老师去检查一下。汪老师于是请假到十堰太和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脑肿瘤,需要手术。这突如其来的病魔,将一向活泼、开朗、幽默、风趣的汪老师给击夸了。他怎么也不相信自己得了这么严重的病。在家人的劝说下,汪老师接受了手术治疗和化疗,先后住院两个多月,花费8万多元。

  病情稍有好转,汪孟国就开始上班了。经过吃药化疗,病情得到了控制,可是头发掉光了。于是他只好带着帽子,给学生上课。

  2017年春,学校的教学楼建起了,围墙也建好了。为了美化校园,他们请幼儿园的老师,用水彩在围墙上,画上彩色的图案,美化校园。为了感激这几个幼儿园的老师,汪孟国凭着自己住在店坪水库人工湖边,熟悉水性,会摇船的技术,把两个幼儿园老师请上船,荡舟人工湖。李雄在岸边用手机拍下了汪老师荡舟时的美景。划桨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激荡着,是那样的和谐与美好。

    2017年暑假,汪老师感觉经常头昏,有几次晕倒了。家人将他送进医院进行治疗。谁知,10月22日,汪孟国老师就再也没有醒来,永久的离开了人世。

  得到好友汪老师去世的消息,李雄伤心欲绝。在汪老师的灵堂前,他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哭得成了个泪人。

  在汪孟国请假住院的日子里,他只好请了一个临时的代课教师,一起将这个教学点守着。

  "虽然学生不多,但是,有三个年级,课头多,都要备课,上课,加上还要负责学生的营养午餐,自己一个人确实是忙不过来,非请人代课不可。况且自己也是快50的人了。"李雄说。

  坚守教学点,无悔献终生 

  据李雄回忆,自己是1988年5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的。那年他才19岁。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他正准备像一些外出打工的人一样,外出打工挣钱,也能买一部收音机玩玩,买几件像样一点的衣服穿穿。

  正当他准备出门打工时,香蒲村村支书找上门来说,村里学校缺老师,让他去教书。他只好听了村支书的话,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一个月拿着十几块的工资,从此走上了他的从教之路。

  那时的香蒲小学是个村级教学点,有几个老师。在那里他一干就是10年。1996年,他考取竹山师范,毕业后继续当民办教师,于2003年才通过招考转为公办教师。

  他先后在香蒲和龙凤两个教学点工作,坚守了30余年。30年来,他知道偏远的教学点,谁也不愿意去,于是他也就没有申请过调动。

  "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尽我毕生的精力,将这个教学点守好,因为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李雄说。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真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确保了学生的平安,2016年,该校被乡中心学校评为"十星级平安校园"。

 

  图为:悬挂在龙凤教学点墙上的“十星级平安校园”奖牌。张云朝 摄

  李雄望着校园外,一条东西向的水泥路,尽管蜿蜒曲折,但是还算是宽阔,他的学生将来要沿着这条水泥路走向全国各地。但是他忧心的是,这个教学点的未来发展之路,将如何走。因为自己毕竟一年比一年老。

 

  图为:李雄孤单的望着校园外的大道心中充满着期待 张云朝 摄

  遥望铜钱关上饱经风霜的楚长城依然雄伟坚固,仰望着头顶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李雄的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只要教学点还有一个学生,自己就要把学校守好。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