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情怀照亮学术理想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助力政府科学决策

发布时间: 2017-05-2510:14作者: 付欣怡 刘铭峻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浏览量:

untitled.png

图为4月25日,张雅勤在黄家湖校区教四楼办公室给课题组学生进行科研辅导。

  国内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行政管理专业学术论文近40篇,连续两年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论文,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社科基金,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在行政管理领域,文法与经济学院张雅勤副教授胸怀“为天下公平”的大志,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着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  

  她的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丁煌说:这才是一个青年学者该有的样子! 

  高屋建瓴 力政府科学决策 

  读研时,张雅勤对行政管理的公共性研究产生了极大兴趣。“只有扎根基层,为民义呼,才能高瞻远瞩,不为世俗名利所累,我希望能为政府有效管理社会、科学决策作出自己的贡献。”“弱女子”张雅勤有一股侠义情结。  

  致力于研究政府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张雅勤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乐此不疲。  

  上个月底,张雅勤的“中小企业承接公共服务的‘撇脂’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被湖北省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作为重点课题立项。她从湖北的实际出发,总结中小企业承接公共服务过程中所遭遇的现实障碍,运用合作治理的理论视角,为实现政府和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良性互动提供政策建议,为湖北服务型政府的纵深层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2016年11月,湖北江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出函告,对张雅勤报送的咨询报告《县级开发区公共服务购买流程设计的对策建议》表示感谢,认为其研究思路科学,对策建议可行,已被采纳并收到良好效果。  

  2015年底,从南京调研完毕回武汉,张雅勤只买到了一张火车站票。当时天降大雪,轨道结冰,火车行驶到安徽时被迫停了三个多小时。 

  车厢里人挤人,异常闷热,她站得全身僵硬,腿如灌铅,寒冬腊月里大汗淋漓。烦闷中,周围的乘客开始抱怨起社会不公的现象,叨叨着对政府的种种不满。  

  “这种情况,不正是研究民生问题的绝佳素材吗?”一瞬间的灵感,让张雅勤忘记了劳累困乏,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仔细聆听老百姓的对话,并与他们攀谈起来,一边聊,一边单臂托着笔记本记下要点。直到火车到达终点站,她才收起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和乘客告别。  

  一段辛酸的旅程,给张雅勤带来了意外的收获,打开了她的科研视野。她以《公共性视角下的现代国家治理》为题,撰写了31万字的报告,得到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评议委员会的高度评价,被评为2016年度南京大学博士后优秀出站报告。  

  今年4月25日,人民出版社将她的出站报告以专著形式出版发行。  

  每每回想,她都深有感触:“真正好的研究,必定是来源于民间,回馈于民生。”   

  侠肝义胆 以笔为戈向社会不公开战 

  当前,随着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实践不断推进,在医疗卫生、社会养老、基础教育、保障房供给等公共服务购买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公平、正义、责任被严重忽视的问题,比如公共服务生产和供给的私人垄断、漠视公平、逃避责任、忽视弱势群体利益、定价“贵族化”等,由此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行政管理领域更多地是与政府相关,因此在科研中一定要有现实关怀,关注民生,维护公平正义。”张雅勤一直不懈追求着。  

  去年春季,她发现自家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高档养老院,内设游泳池、桑拿房、保龄球馆等多项高档健身娱乐设施。据悉,这家养老院为当地政府对外购买服务,外包给香港一家专门负责养老院建设的公司运营,养老院负责人表示每月需交纳4000元的入住金。  

  然而,张雅勤经过调查发现,现在武汉市老人退休金的平均水平不到3000元。那么,该养老院就通过提高入住门槛,将普通老百姓排斥在外,建设了一个高级“养老中心”,并非政府公益性质的“福利院”。  

  “养老是政府的一项职能,既然是养老院,就应该有公共性的性质,不能以金钱来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水准,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现象。”张雅勤有感而发,“政府把养老职能外包这一现象是政府公共职能向社会的扩散,这本来应该是个好事,但为什么在这个扩散过程中会出现阻碍呢?为什么政府意图一到公司手中就变了味呢?”  

  张雅勤决定以笔为戈,向社会不公开战:论企业的私有性对政府公共性的阻碍。私人垄断、公平缺失、责任弱化,这些关键词在她脑海里不停翻腾。  

  说干就干,为了将文章写好,她每天费精熬神,吃不好睡不香,成天泡在图书馆翻阅资料,并和学术上的朋友们在网上激烈讨论。经过反复琢磨修改,她最终完成了《公共性的扩散、阻滞与疏浚——从“购买服务”到“多元合作”的演变逻辑》一文,投往《江海学刊》(A类核心期刊),得到优先发表的机会。  

  《江海学刊》的主编夸赞张雅勤看待事件入木三分:“写养老公平问题的论文有很多,但是真正用哲学的思辨模式来阐述这一现象的文章却不可多得。”  

  “为政府从制度上规范与社会组织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服务的积极作用提供政策建言;为更加系统、科学、规范、有效地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维护竞争秩序、优化和完善制度体系、进行有效监管提供理论参考。”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对张雅勤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公共服务改革是社会改革的痛点和难点,现在各级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破解难题。”张雅勤舒展开眉头,充满憧憬。 

  关注民生 在“冷板凳”上做出真学问 

  “基础理论研究是艰辛而清苦的,尤其是在这个功利导向的时代,‘坐冷板凳’进行理论探索,虽不易,却满足。”张雅勤有清醒的认识,“而且,一个人做学问的黄金期非常短暂,千万不可拖延。”  

  张雅勤有一套独特的“时间计划书”。她每年都会买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新一年的工作安排,之后每月、每周的第一天,她都会定好计划,适时总结。  

  张雅勤对时间进行分块管理:5点多晨起,条分缕析写好今日计划,思考论文的立意、架构;需要冥思苦想的活,放在上午完成;教材、著作的修改,邮件的回复是下午的工作内容;晚上阅读文献、书籍,回答学生提问;睡前拿出笔记本进行一天小结。  

  2014年11月,张雅勤在西安参加国家治理与法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大会作《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性价值诉求》报告,一下被《光明日报(理论版)》的主编“相中”,邀请她将报告精简后刊发。  

  经过近30次的修改,她将一万多字的讲稿删改成三千字,字字句句反复思索,天天晚上挑灯夜战,颈椎腰椎疼得直不起来。  

  家人担心她的身体,硬把她拉到医院检查,医生叮嘱她务必躺下静养;朋友们也劝说女人该活得滋润自在些,但她一刻也闲不下来,“献身人文社科事业是我执着的追求,那一个个文字正是我实现梦想的阶梯。”  

  最终,该文章以《公共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为题发表在2015年《光明日报(理论版)》,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中央媒体转载,网友热议,评论超过千条。  

  2016年,她又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了题为《实现共享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的文章,各界反响很好。论文《从“公共性”到“行政公共性”》、《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公共性价值诉求》、《论公共性重建视野下的行政组织变革》、《论法治政府构建的公共性向度》均被《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全文转载;系列论文《公共性理论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构》获湖北省政府第九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科研成果屡屡得到权威期刊和政府的认可,让她备受鼓舞。  

  目前,她担任了湖北政治学会理事、武科大青年科协常务理事,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她被湖北省委推荐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被评为武汉科技大学“十佳青年教师”。文法与经济学院院长丁宇用“冉冉升起的一颗学术新星”赞美学院里的这位科研骨干。  

  下半年,张雅勤将要去挪威奥斯陆访学。目前,她正在为成立自己的研究中心、加入政府的智囊团,而不断前行。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