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观点<正文

做教师的不能做拔苗助长的事

发布时间: 2017-12-2509:35作者: 张远东来源: 保康县马良镇小学浏览量:

   

  寓言《拔苗助长》告诉我们: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归律,主观急躁,最终导致失败的结果——禾苗枯死。这个寓言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师如何培养现在的学生,如何科学的教学,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就是一颗种子,要想萌芽、生根、成长,需要教师的爱心和耐心。爱心就是阳光雨露,耐心就是水和空气。有了这些,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心灵才能够阳光,行动才会积极,自信才会萌发。因此,做教师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知音,不做拔苗助长的事。 

  笔者以为,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应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语文,只有每节课注意字的音、形、义,掌握了词的意思,才会运用,才会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基础知识其实就是根系,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就是根系需要的雨露和阳光。面对学生,教师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如果那样,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就如植物的生长一样,有的破土而出,有的枯死土中。所以,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精心呵护,因为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笔者认为,时下的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味强调学生自学,势必本末倒置。据我多校多班多次的观察,时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有的学生会乘机钻空子,有的会装腔作势,有的充当南郭先生。当然,我不是说自主不好,只是要掌握个“度”。如果学生学语文连字都不记,词都不查,那么句、段怎么连贯?作文怎么下手?有些东西,只有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示范,全体学生才会掌握,通过多次检查,知识才会牢固。单靠学生自学那是不可能的,心里学研究证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在注意事项中是占主要的。没有外在因素的制约,学生是根本不会自觉学习的。连马克思也说,“人类的天性就是不爱劳动。懒惰是人类的天性。” 

  这样的现状,需要我们客观地调查,冷静地分析。因此,做教师的应该立足基础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点燃学生智慧,循序渐进的引学生入知识的殿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她就会发出特别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们的心弦对准音调。”做教师的教师应该干什么?想必大家都明白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做教师的切忌急躁,越急越燥;做教师的切忌拔苗助长,拔苗,越拔越黄。 

    

相关报道

我有话要说

已有 条评论 , 查看评论
我将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的前提下发表下列看法。 (发言最多为2000汉字)
(您输入的姓名/昵称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匿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