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菜”更有营养 ——十堰全面落实“停课不停学”工作扫描
发布时间: 2020-06-1010:29作者: 丁昌爱来源: 十堰市教育局浏览量:
在线学习大餐,不仅需要“语数外”这些“主食”,同样需要音乐、美术、体育等“小菜”。在2020年全国上下齐心战“疫”的特殊时期,十堰教育系统借助“停课不停学”这一契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启了以“在线教育填实公平鸿沟、网络技术赋能师生发展、特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在线教学模式。
紧随“主食”文化的日趋成熟,“小菜”文化的深度研究也随之进入实践操作层面。各地各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短线学科建立起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教学机制。短线学科教师化“难”为易,化“危”为机,倾力展现着非常时期独特的教育担当,为广大学子创建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并在实践中创造了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音乐+美术
——云端美育汇聚抗疫力量
艺术的力量是火热的,可以温润人心。
大疫来袭,正常的音乐、美术教学受到影响,但是以美育人,为学生筑造“洋洋盈耳”“色彩缤纷”的空中课堂史无前例地搬上了荧屏。一夜之间,广大教师实现了从教书匠变为与时代保持高度链接的思考者、引领者。
为鼓励学生坚持有效练琴,东风七中音乐教师雷慧才从2月20日开始,坚持每晚8点在抖音平台开展钢琴公益直播教学。他每天教授一首钢琴曲,向学生讲解钢琴曲的创作背景、演奏方法及重难点等知识。如今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幼儿园的孩子们都蜂拥而至,纷纷留言表达对雷慧才老师的喜爱。截至目前,直播间观看人数已经累计8万多人次,雷慧才的粉丝团也达到了600余人。
“宅家不能出门,作为美术老师我可以做些什么?”疫情发生后,郧阳区城关三小教师黄健借助手中的画笔为疫情防控温暖助力。在他的动员和指导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稚嫩的画笔,画出了英雄逆行的果敢,画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决心,画出了自己对灾难的理解,也画出了心系家国的情怀。
茅箭区实验学校发挥团队力量,坚持备课、录课、评课、再录课、推送课例的做法,确保每一节课都能赏心悦目,深入人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获得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手中的笔,眼前的景,耳边的曲,凝聚着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细小的网线、方正的屏幕、多样的平台,彰显着网络改变教育的强大力量。
生命安全+心理健康
——健康服务提振防护能力
为学生提供“心理口罩”、“心灵防护服”,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已成为课堂内外的常弹曲目。目前,全市高中阶段毕业年级、初三年级相关学校已经复学复课。这些学校将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宣传教育排进了“开学第一课”,并延伸到日常的管理中,全面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身心状态,给予学生摸得着的安全保护。
“这节课教会了我如何科学调解应考心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定好自己的中考目标,以积极的状态去迎接中考。”5月28日,丹江口市2020年未成年人“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班在实验中学开班。该校九(6)班学生胡娴静和179名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自我减压、优化情绪等尝试,提振了中考的信心和决心。
房县组建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及时对“四级人群”提供心理支持、情感支持及危机干预等服务。
市人民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左玲发出招募令,吸纳7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研究梳理了“疫情期间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如何看待孩子的成长”“如何帮助孩子管理时间”“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学习专注力”等若干课题,并就每一个课题制作了“人民小学家长课堂”,供家长参考、借鉴和学习。目前,该校已推出八期家长课堂。在这些教师精准透彻的分析、科学合理的指导下,家长们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体育+劳动
——培养技能提升竞争实力
“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发育,对于抵抗疾病、提升免疫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特殊时期,我们体育老师更应该体会到体育对战‘疫’的重要性。”疫情突袭,“家”由温暖的“安乐窝”成为学生成长的“角力场”,体育教师将“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渗透到了每一个家庭,发散出特有的磁性。
武当路小学体育教师制作居家锻炼小视频,指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用实际行动防控疫情;市东风23小学年轻的体育教师崔伟负责全校的体育线上教学活动,他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指导学生通过跳绳、体操、花式俯卧撑、仰卧起坐、波比跳、太极拳等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面对3500多名孩子,一定要把课录好,让学生通过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茅箭区实验学校为解决体育课程在线教育问题,围绕“居家防疫期,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锻炼?体育课怎样有效开展?”展开了线上研讨,希望通过切切实实的有效指导,对长期“宅家”的学生更多心理“安慰”和体能训练。
东风第一小学指导学生开展“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家长、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市东风小学通过家校联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和热爱劳动、讲究卫生的良好生活态度;东风23小学组织开展“小蜜蜂养成记”“我是居家小能手”“我有一双巧手”和“我的劳动日记”等系列活动,丰富学校线上劳动教育课程,成为学生居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县联观小学召开“劳动最光荣,发言我最快”线上主题班会,开展“致敬劳动者、动手我最棒”“巧手致最美,洁家我最行”“巧厨思不易,烹饪我最能”等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走进厨房,从传统的饺子面条、家常的各色菜肴到时髦的甜品烘焙入手,提升劳动技能,培养生活情趣。
“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我经常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拖地、扫地信手拈来;做手工、水果拼盘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也是轻车熟路。每天做完作业后,我还会主动收拾自己的文具、玩具等,爸爸妈妈都夸我是家里的劳动小能手!”市东风44小学二(3)班的吴靖廷虽说是个男孩子,却把劳动当成一件很酷的事。
“停课不停学”期间,各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科教师结合疫情防控和学科特点共同研发专题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深度学习中关注个体与他人、社会与世界、人类与自然,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我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