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脉牵京鄂,文脉共绵长
两校结对揭牌续写京丹教育协作新篇
发布时间:2025-10-16 11:50
作者:唐明山
来源: 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

金秋时节,丹江两岸层林尽染,汉江水畔暖意涌动。10月16日,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迎来了远道而来的北京市海淀区贵宾,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与该校在此隆重举行结对帮扶揭牌仪式。这一跨越千里的教育牵手,既是南水北调水源地与受水区深厚情谊的延续,更是两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生动实践,为丹江口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活动得到两地政府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曼谕,海淀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张霞,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宋勇,丹江口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国梁等领导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

十年情谊凝画卷:仪式伊始,与会领导与嘉宾首先驻足校园广场,参观 “同饮一江水 共筑教育梦 —— 丹江口市与海淀区教育对口协作十周年回顾” 主题展板。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梳理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与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对口协作以来的丰硕成果:从 20 名思源教师赴十九中跟岗研学,在名师指导下破解教学难题;到十九中金帆民乐团赴丹开展音乐交流演出,丝竹声中架起艺术桥梁;再到两校学子共绘南水北调路线图、共签护水公约,将 “守水护水” 的生态情怀融入成长 —— 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两校 “共育追梦人” 的初心,让 “京鄂教育一家亲” 的情谊愈发浓厚。

双向赋能谋发展:上午 10 时许,结对帮扶揭牌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陈丹军首先致辞,他深情回顾了两校自 2019 年缔结友好校以来的协作历程,感谢十九中多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IPA 英语教材共享、航模社团教研等方面的无私支持,并表示将以此次揭牌为契机,深化在课堂革新、特色育人、师资共育等领域的合作,让 “润泽生命、以文化人” 的办学理念在优质资源加持下焕发新活力。

随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党委书记高新桥讲话。他介绍了十九中作为 “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学校” 的办学优势,强调此次结对帮扶不仅是学校间的合作,更是首都优质教育资源服务水源地发展的责任担当。他承诺,十九中将持续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学生交流等方面提供支持,与思源学校共同探索 “思政一体化”“科技艺术融合” 的育人新路径。

在热烈的掌声与激昂的乐曲声中,高新桥书记与陈丹军书记共同为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结对帮扶学校” 揭牌。王曼谕、宋勇、董国梁等领导上前见证,标志着两校合作正式进入 “深度协同、双向赋能” 的新阶段。

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曼谕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结对帮扶是海淀与丹江口 “守水护水” 情谊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更是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她希望两地以两校合作为纽带,进一步拓宽协作领域、完善协作机制,让优质教育资源在汉江之畔落地生根,为两地学子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特色阵地显实效: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与嘉宾先后参观了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 “心理健康中心” 与 “眼健康小屋”。作为十九中重点支持建设的特色阵地,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了专业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墙上张贴的 “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情绪管理指南”,展现了两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协作成果;眼健康小屋里,专业验光设备、视力训练仪器一应俱全,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为呵护学生视力、落实 “五育并举” 而建,后续十九中还将派专家前来开展技术指导。

“从教师跟岗到课程共享,从艺术交流到特色阵地建设,两校的合作早已不止于‘帮扶’,更是‘并肩成长’。” 丹江口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国梁感慨道。此次揭牌仪式的举行,不仅为两校合作画上了 “里程碑”,更开启了 “京鄂教育协作” 的新篇章。

未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与丹江口市思源实验学校将以结对帮扶为起点,持续深化在教育教学、师资培训、学生研学等方面的合作,让南水北调的 “水脉” 与京鄂教育的 “文脉” 同频共振,为推动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