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师生误解的破冰之旅
发布时间:2025-04-15 09:14
作者:孙玉霞
来源:郧阳区实验中学

一个阳光温柔的午后,温暖的日光斜斜地透过窗户,洒落在我的办公室里。她,走进了我的视线。身着黑色裤子与白色衬衣,清新怡人。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眼眸中闪烁着沉默忧郁的光。

我不禁赞叹道:“你看起来好漂亮,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我问道:“你认识我吗?”她点头说认识。

我欣喜地回应:“哎呀,我太高兴了,我平时不常在年级里走动,你却能留意到我,说明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哦。”她腼腆地看向我,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我继续说:“而且你也很善解人意,老师让你来找我,你就来了,看来你很尊敬老师、也很信任老师。”我毫不吝啬对她的欣赏。

随后我给她倒了一杯水,示意她坐下。我知道此时她已经放松了下来,对我也应该没有了戒备心。

我说:“你希望和我聊些什么话题呢?或许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她沉默不语。

我拿出了2B铅笔、A4纸和橡皮,让她画一幅房树人的画。她答应了,认真的画了起来。画完之后,我拿着她的画,认真地说:“从你的画能看出,你目前压力不小哦,内心也有很多想法,你渴望交流,渴望有人走进你的内心、理解你,但是你的心门又关闭了……”

她轻轻点头。

我用手指着画中趴在窗户上的小女孩,问道:“这个向外瞭望的小女孩,看起来有点孤单,她在想什么呢?”

她看着画,突然泪水涟涟,哭了起来。我赶忙递上纸巾,轻声说:“看出来你很伤心、很难过,好像有很多委屈,是吗?”

她哽咽着说:“我不喜欢数学老师。”

我关切地问:“发生什么事了?能告诉我吗?或许我可以帮你分担。”

她哭诉道:“数学老师挑拨我和好朋友的关系,不让我的好朋友跟我玩。” 我理解地回应:“所以你特别伤心、有点怨恨她,对吗?” 她哭着点头:“是的,我们关系很僵,我也不想学数学了。数学老师也说我上数学课的时候可以不学数学,学语文就行。”

我试探着问:“你觉得数学老师说的是真心话吗?她真的放弃你了吗?”她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随后又沮丧地说:“反正我以后上个职高就行了,也不指望上什么好高中。”

此刻,我能感受到她对前途很沮丧,甚至有点自暴自弃,像是在用这种方式回击身边的人。

为了平复她的情绪,我拿出一个小人偶,对她说:“假如这是你的数学老师,你最想对她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现在你就把内心的想法都告诉她吧。”她看着小人偶,突然大声说道:“数学老师,请你不要对我有那么大意见。”说完,眼泪止不住地滚落。

我默默陪伴着她,轻声说:“你可以尽情发泄情绪,大胆地哭出来,大声说出你的委屈。”我引导她重复‘数学老师,请你不要对我有那么大意见’这句话,她哭得更厉害了。我知道,此刻她内心的痛苦必须释放出来,怨恨堵在心里只会让她更难受,而我要做那个让她释放情绪的人。

她不停的倾诉,不停的抽泣。

等她情绪渐渐平复。我说:“你能确认数学老师说了这样的话?让你的好朋友不跟你玩吗?你有问过数学老师吗?”

她说:“没有”

我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师或许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人,那老师是不是也有很多做的好的地方,你能说说数学老师的五个优点吗?或许她身上有许多闪光点也需要我们去看见?”

她思索片刻说:“她很要强。”

我说:“‘要强’,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数学老师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最好,对你们呢也要求很高。”她点了点头。

我继续引导:“那再想想第二个优点呢?比如从她对同学、工作、同事的态度上找一找。”她又思索片刻断断续续地说:“数学老师在我们生病时会关心我们,给大家发零食,我们学习好时会鼓励、表扬我们,还很吃苦耐劳。”

看着她情绪逐渐好转,我拿出一张画着大圆圈和小黑点的纸,问:“你看到了什么?” 她说:“一个小黑点。” 我语重心长地说:“这张大白纸有那么多雪白的地方,你只看到小黑点。这就像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别人的缺点,忽略了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看到他人的闪光点,我们自己也会更快乐,积极向表达出欣赏,别人也会开心,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她若有所思地点头。

我接着问:“如果让你做三件或更多的事来缓和与数学老师的关系,你愿意做什么呢?我曾经也和老师有过矛盾,后来我主动沟通,关系就变好了,你也可以试试,说不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她想了想,认真地说:“第一,在老师累的时候给她倒杯水;第二,理解老师的不容易,理解她骂我们背后的爱;第三,不给老师找麻烦;第四,多夸夸老师。”

我称赞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虽然对数学老师有不满,却愿意放下成见,为她做这么多,说明你不计较,希望和老师关系变好,这样老师能愉快工作,你也能开心学习,对吗?”她点头。

我又建议:“如果你想弄清楚是不是数学老师挑拨你和好朋友的关系,不要憋在心里,不然可能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和误解。不方便开口的话,也可以写封信给老师。你觉得写信这个方法可行吗?”她再次点头。

一个半小时悄然过去,我感觉她的心结已打开一些。我对她说:“今天就聊到这儿,以后生活学习中遇到不愉快的事,都能来找我。”她答应了。

临走时,她把擦眼泪的纸巾都收拾起来扔进垃圾桶。我笑着说:“你真细心、善良,我真的很欣赏你,相信你的未来一定精彩绽放。”

她离开后,我坐在办公椅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很多人不善于表达,误会就在猜测中产生,师生之间尤其如此。如果我们多一些倾听和表达,有困惑时直接说出情绪,师生关系是否会更融洽,误会是否会更少呢?

第二天,我找到数学老师,将与学生的谈话简单跟她说了一下。 数学老师一听,急忙解释道:“天哪,这完全是误会!前段时间,我发现她和好朋友上课总是偷偷讲话,严重影响学习,就分别找她们谈了话,让她们先以学习为重,暂时减少一些课余玩耍的时间。至于说让她上数学课学语文,那是有一次课堂提问,她完全回答不上来,我当时有点着急,就顺口说了句,如果心思不在数学上,不如去学语文,我本意是想刺激她一下,让她重视数学,没想到她会这么在意。”

我听了数学老师的解释,心里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对她说:“孩子心思比较敏感,可能误解了你的意思。不过,她昨天也跟我讲了很多你的优点,比如你很关心学生,生病时会发零食,学习好会表扬,还吃苦耐劳。她其实也想和你缓和关系。”数学老师听后,眼眶微微泛红,感慨道:“我一直都希望每个学生能学好数学,有时候方法可能不太对,没考虑到孩子们的感受。”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探讨了一些和学生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数学老师表示,以后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和学生交流,避免类似的误会再次发生。

这场经历让我深刻地明白,沟通与理解是师生关系的基石,只有用心交流,才能消除隔阂,让教育充满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