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所有星星的孩子都有温柔相伴
发布时间:2024-05-31 09:05
作者:汪正玺
来源:鹤峰县教育局

5月28日,天蓝如洗,白云悠悠,清风拂面。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鹤峰县走马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里,教师田美绒正在教孩子们学唱儿歌。

座位中间有个小男孩开心地舞动小手,小声合拍,偶尔却表现出异常的呆板。好几个瞬间,他的神情深深触动了田美绒,也触发了他们之间的故事。

爱在感恩中升华

2020年秋,作为定向委培生,田美绒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因为自己出生贫寒,所以对特殊人群总有怜悯之心。”受益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了稳定职业的田美绒常怀感恩。

初涉讲坛,便迎来严峻挑战。“刚接手的小班里有一名智障孩子,不仅不能与人交流,而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田美绒回忆道。就为这一个孩子,她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耐心,想方设法引导他与人交流,“妈妈般”的照顾他生活。

“最终,虽然孩子因病情严重未能继续在校学习,但我积累了很多特教经验。”田美绒满是遗憾的话语中,透露出她无畏前行的力量。

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2023年秋季开学时,田美绒接到园长电话,说转来一个叫“星宝”(化名)的男孩,想进入她的班上学习,问她是否愿意接收?

“这有啥不能收的?没问题。”田美绒来到园长办公室,喊了一声孩子的名字,见他有反应,不禁笑了笑说,便匆匆离开。

进了班后,田美绒才发现“星宝”的与众不同:总是围着教室自己转圈跑,交流时眼睛无法对视,不太愿意说话,甚至对其他孩子有攻击性行为。“这娃儿不太正常。”田美绒敏锐地嗅到了问题,她和“星宝”的父母约好家访时间。

周末,田美绒来到“星宝”家,经过仔细询问才得知,“星宝“的父母平常比较忙,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短,大多数时间都是奶奶照管他。

“我们早知道孩子患有自闭症。之前,我们把他送到州城某特殊教育机构,进行‘一对一’的干预治疗,一年多了不见效果,想改变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哪怕孩子只有很小的变化,我们都安心一些。听说您有这方面的教学经历,就把孩子送到您班上了。”“星宝”的父母含着眼泪说,这些情况没敢直接告诉老师,担心老师与小朋友对儿子另眼相待。

听着孩子的父母说出这些话,田美绒也红了眼眶。她告诉“星宝”的父母:“自闭症儿童不可怕,作为家长不要太焦虑,孩子现在还小,治愈的可能性非常大,平时要谨遵医嘱,做好日常感统训练。有‘星宝’在幼儿园的一天,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爱护好他。”

“星宝”父母的连声道谢饱含着他们的寄托与希望。回去的路上,天色渐晚,田美绒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她暗下决心:“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也是从这一刻起,田美绒格外关注这个孩子在学校的言行举止。

赢来一声最珍贵的问候

为了更好地帮助“星宝”,田美绒找来大量关于自闭症的书籍,在网上查阅资料,寻求对症下药的“方子”。在教学方式上积极创新,有针对性地将儿童游戏、创意玩具等与特殊教育有机融合。她还准备了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把“星宝”作为教学案例,每天收集、记录观察到的情况,寻求更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特殊孩子的日常护理需要更多的细致和耐心。“星宝”常常会随地小便,田美绒不厌其烦地教他说“上厕所”几个字,鼓励他主动表达如厕意愿,并到厕所如厕;饮食上,每餐第一个给“星宝”盛饭,选择他能吃的食物。

为了不让他感受到异样的眼光,田美绒还引导班级其他孩子关爱他。如果他自己没办法完成的事情,就请班上最能干的小朋友帮助他。当“星宝”出现兴奋行为时,田美绒总是默默守候在孩子身边,轻轻握着他的手,抱抱他,拍一拍,逐渐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田美绒的悉心呵护下,不到半年,“星宝”能够表达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田老师。”一天清晨,一声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从田美绒身后传来。扭头一看,满脸笑容的“星宝”第一次主动开口叫人,这个声音,田美绒盼了好久。即使这声“田老师”含糊不清,但她认为这是教育路上听到的最珍贵的一声问候,也让她深深懂得教育的意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温暖和对美好未来的引领。

“没想到孩子变化这么快。”“星宝”父母的一个“没想到”是对田美绒最大的褒奖。

“愿所有星星的孩子,都有温柔相伴。”田美绒在记录本的扉页上写下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