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用爱编织山里孩子五彩梦
发布时间:2024-06-05 11:40
作者:曹君华
来源:郧阳区教育局

他担任25年班主任工作,其中15年担任九年级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关心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健康知识感化教育学生,深受学生喜爱,家长尊重,同事好评,很多学生慕名到他班上就读。他就是十堰市郧阳区叶大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周晓。

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

踏入工作岗位后,周晓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把满腔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中,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他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责任重大,在教学管理上,他努力钻研教学教法,全身心地去研究多个学科。多少次,他早出晚归,认真搜集各种资料,反复琢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只为给老师们示范一节优质课,给老师们做个好的学科带头人。他常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尽职尽责,上好每一堂课,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进步。

他在教学中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力求在师生教学互动中完成知识点的传授,拓展学生知识广度。在教学工作中,他精益求精,用新课改理念来丰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历史是枯燥学科,周老师对历史课有自己独特的“沉浸式”教学方法。历史第一课,他引导每位学生“浸入”历史,为自己取字号,带入历史情节。在课堂上,周老师尽可能地挖掘历史里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让课堂成为有故事的课堂,让课堂充满乐趣和活力,培养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各方面的核心素养。他的历史课堂既有人文学科的厚重,又有科学理性的思辨,深受学生喜欢,每节历史课,学生都非常期待。多年来,他始终以“孩子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使得这所位于郧阳区最偏远的中学,由其所带学科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扬。

心感染学生进步

这些年来,他坚持“德为师之本”,不管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和同事交谈,他都注重自身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人、打动人,让每一名学生按照新时代好少年的标准拔节生长。

在教育学生时,他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热心、耐心地对待学生,本着“从不放弃,也绝不能放弃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勤于辅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稳步提升学生成绩。有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敢问,他就积极找每个学生谈心,开展知心交心行动,通过谈心交心,找到每一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最喜欢的同学、最爱好的事情,把最喜欢的老师聘为学生的“知心教师”,跟进心理疏导、学业辅导、情感关怀、安全监护等,把最喜欢的同学聘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小组,开展情感互诉、困难互帮、学习互助;开展关爱暖心行动,对单亲生、留守生、学困生、体弱生等七类特殊学生,建立困境学生日常关爱机制,给予“点对点”的情感关怀。

学生蒋某,生性顽皮,经常和学生疯狂打架,家长管起来束手无策,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学校商议将其安排在周晓班上,进班后,周老师多次找其谈心,为其补习功课,并多次家访做其家长工作,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该学生思想受到了感化,行为受到了矫正,成绩也变化很大。一学生,因父母离异给他心灵造成创伤,性格变得怪异,并拒绝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周老师得知后,认真观察学生的言行,了解他的心理,不放过任何一次感化他的机会,多次交心谈心后,该生内心受到强烈触动,他愧疚地对周老师说:“老师,我错了,从今以后,看我的行动吧。”从那以后,该学生像变了个人似的,刻苦学习,后来考上了武汉某大学。

帮助学生成长

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周老师作为德育工作者,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多年来,该校困境生、留守孩子多,周晓用爱关心特殊学生,让他们感受父亲的温暖。这些年来,周晓联系“麦田组织”“众一爱心协会”“鸿茅药酒集团”等单位,让家庭困难的孩子受到长期稳定的资助,从而安心的完成学业。先后上百人写来感谢信向爱心企业表示感谢,感恩他们的善心。2018年,周晓联系区民政部门和团区委为200多孩子赠送书包,2020年秋组织当地爱心人士为全校学生换上新床单、新被子,2020年冬又与武汉伟鹏控股有限公司联系为全校孩子捐赠棉衣。受周老师爱心感染,曾经周老师的学生在外创业成功后,也回校反哺学校,让更多学生走出大山。

他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目标,激励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实现自我价值。他管理班级有一个诀窍,就是坚持实行量化管理,与学生们一起讨论量化管理的标准,按照纪律遵守、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效果、集体奉献等方面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打分,并辅助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还实行轮流班委制度,每个学生轮流当干部,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对被管理的认同感。通过长期的实践,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周老师,是我们的恩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作为班主任,他带领着我们坚定前行,规划着我们的未来道路。不仅如此,在学业上,他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学习,主动与我们交流,解答我们的疑惑。在生活中,他更是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处世之道,为我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每次感到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他总是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我交流,剖析利弊,引导我做出最佳选择,让我感受到了师长的关心与支持。” 学生曾伟说。正是周晓老师这种孜孜不倦得精神,感染着一届又一届学生,让他们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一级学校。

在即将退休的年纪,他再次申请做班主任,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点燃红烛事业。在第一次班会上,他说,老师的工作就是个良心活,就是拼的责任和爱心,不计报酬和得失。也许他们将来多年后回忆起自己的初中生活,会记得有一个叫周晓的班主任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助了一把力,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