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常看到这样一位老师:身材纤细,一头乌黑的长发,见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对人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学生都愿意亲近她。精气神足,对工作、对学生总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她就是韦春米老师。
韦老师在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一名班主任。现已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班”磨练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班”。她坚持立德树人,以德育德,教育引导学生求真、求善、向上、向美,用责任托起学生的明天。班级管理井然有序,班风端正、学风深厚,所带的班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级”、“优秀中队”。
“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只有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在班级中,班主任即家长,每个学生都是我的孩子。”这是韦春米对教育的认知和对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韦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对每名学生都很上心、用心。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都充满了对学生的爱意。课堂上,当有学生走神时,她用那双明亮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他们,仿佛在说:“小朋友,你要认真听课哦。”及时给学生以提醒。她也善于发现班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对学生的爱,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有,无人不有。
班里来了一个新同学小杨。开始,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旷课、迟到,甚至还与同学发生过争执。韦老师没有埋怨任何人,而是想办法一定要改变这名学生。一天下午,韦老师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杨同学突然一脸愁容的来到她身边。她关切地问:“怎么了,最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杨同学没想到韦老师会这么温和。在韦老师询问下,杨同学说出了自己因为学习压力大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她听后,先安慰小杨,接着开导杨同学:“学习是一件需要坚持和认真的事情,没有人一出生就会所有的知识。相信自己,只要努力,成绩就一定能够好起来。”随后,她还向小杨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渐渐地,杨同学有了学习的兴趣,开始认真听课,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后来,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小杨激动地跑到韦老师面前说:“韦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重新找回了学习的信心!”韦老师笑着拍了拍小杨的肩膀,鼓励小杨说:“你做得很好,只要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未来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在她的鼓励下,杨同学克服了厌学情绪,还成为了班级里的优秀学生。
“作为班主任,我要尽到应尽的责任!”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孩子都是我关注的对象。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我要尽到应尽的责任。”韦春米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说道。作为班主任,韦老师特别细心,工作也特别细致,一有时间就与学生谈心谈话,问寒问暖。经常与家长交流,介绍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传递家庭教育方法等,凝聚家校教育合力,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段时间,她发现班上小晨上课经常走神,总爱打瞌睡,神情恍恍惚惚的,学习成绩也出现了下滑。特别是早读课上,站着读书就能睡着。开始她以为小晨生病了,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就提醒小晨晚上注意好好休息。一连几天都是这样,韦老师就和小晨家长联系。小晨妈妈说她自己早出晚归,每天没时间管小晨。小晨迷恋玩游戏,半夜发现在被窝里玩手机,劝说不听,甚至挨了好几次打。了解到情况后,韦老师非常担忧小晨的学习。接下来的日子,她便天天上门辅导小晨,还从培养小晨别的爱好来摆脱掉玩手机的习惯。她教育小晨说:“手机游戏确实很有趣,但它并不能帮你学到知识,对你的长远发展不利。可以试试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比如阅读、画画等,这些都能让你收获很多。”鼓励要求他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小晨戒掉了玩手机的习惯。
“只要是我的学生,我就要对他全面负责,不在他成长道路上留下任何遗憾。”韦老师说。她爱学生胜于爱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心一意。她有两个尚幼的孩子,每天哭闹要妈妈让她心疼。但班上40几个孩子的期待让她工作不能有半点懈怠。只有忍疼割爱把孩子交给婆婆照看。婆婆有时心疼孙子责备她道:“就你平时上班怎是去那么早,回来就天老黑了,孩子也不管。”韦老师笑着说:“婆婆呀,咱就是干的这份工作,有大家,才有小家。”婆婆看到辛苦的儿媳,也不再说什么了。
学校每年聘任班主任,韦春米竞聘时总是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愿在班主任工作道路上执着、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