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人
发布时间:2025-07-21 10:42
作者:熊巍
来源: 十堰市郧阳思源实验学校

1997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的她从教28年,担任班主任25年,用心用情经营着班级这个大家庭,以慈母般的师爱陪伴着学生一路成长,深受师生称赞。她就是郧阳思源实验学校教师张金燕。

学生冷暖挂心间

在张金燕的心中,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名学生的冷暖始终是她牵挂的头等大事。

2000年冬天,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早读课时,她走进教室,一眼就看到坐在靠窗位置的李小明正不停地搓着冻得通红的手,鼻尖冻得发紫,不由自主地缩着脖子,身上那件掉色的薄棉袄显得更加单薄,看着就让人心冷。

于是,她把李小明叫到办公室,摸着他冰凉的小手问:“小明,怎么穿这么少?很冷吧?”孩子低下头,小声说道:“老师,家里就这件薄棉袄了。” 细问之下,她才知道,父母离异后,父亲外出打工。妈妈改嫁时,把冬季的衣服拿给了弟弟。小明跟着腿脚不便的奶奶生活,家里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根本没钱添置新衣。

当天中午,她趁着午休时间赶到10余里外的县城一家服装店,反复对比后选了一件深蓝色的羽绒服、一套加绒保暖内衣和一双防滑棉鞋。回到学校,她立即把李小明领到寝室,帮小明穿上羽绒服,拉好拉链,捏了捏小明的肩膀:“试试,暖和不?” 小明猛地抬头,眼里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哽咽着说:“老师,这衣服…… 太暖和了,谢谢您!” 她笑着轻轻地抚摸着小明的头说道:“好孩子,穿着暖和就好,以后有困难就说给老师,老师会尽力解决的。”

一天晚上,李小明奶奶焦急地打来电话:“张老师,我孙子发高烧,说胡话,我一个老人不知道怎么办。” 她穿起衣服冲出家门,寒风吹得她睁不开眼,骑电动车时好几次差点摔倒。走进家,她摸了摸孩子滚烫的额头,背起小明就往医院赶。挂号、缴费、取药,她跑前跑后,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输液时,她守在病床边,每隔十分钟就用温水给孩子擦一次手心降温,直到凌晨五点,她才靠着墙壁打了个盹,天亮之后赶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她每天晚上坚持到医院陪伴小明,并补习落下的功课,直到小明康复。

精心打磨每堂课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 这是她一直坚持的教学风格。为了精心打造每一堂课,她的备课本上总是画满彩色插图,页边贴着卡通贴纸标注的教学小贴士,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在教 《春夏秋冬》一课生字时,班里的小家伙们总把“春”和 “夏” 的笔顺弄混。周末在家,她找出女儿小时候的橡皮泥,捏了发芽的小草代表“春”,画了顶着太阳的西瓜代表“夏”,还把四个字编成拍手歌:“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春);一人大张口,炎热把汗流(夏)……” 她特意在硬纸板上做了可翻动的生字卡片,正面是卡通图画,背面是带笔顺的汉字。晚上,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拍手歌的节奏,丈夫打趣她说:“比当年教女儿识字还认真。”

周一的语文课上,她提着装满教具的粉色布袋走进教室,刚举起用橡皮泥捏的小草,孩子们就炸开了锅:“老师,是春天!” 她微笑着翻开生字卡片说:“咱们先玩‘看图猜字’,再唱拍手歌,最后比赛描红好不好?”学生们急不可待地准确猜完字后,跟着老师边拍手边唱着儿歌,在愉悦的氛围中,牢记了“春”“夏”的笔画、笔顺,为比赛描红打下了基础,有的学生高举着描红说:“老师,我不但会写字,还会用‘春’‘夏’说一句话呢!”看着学生兴奋的样儿,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在教《小蝌蚪找妈妈》时,班里的孩子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一知半解。为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蝌蚪,她特意托乡下的亲戚捞了一瓶小蝌蚪,放在教室的生物角,每天带着孩子们观察记录。她还把课文改编成情景剧,让孩子们戴着自制的蝌蚪、青蛙头饰扮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历程,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极高,起到了玩中乐、乐中学的教学效果。

多年的教学磨炼,她总结出“读--学--练--演--写”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亮丽名片,引领着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走向新高度。

爱心铺就成长路

“师爱是最温暖的陪伴,引领着学生一路前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8年来,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女儿。每当她分享班级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女儿总会矫情的说:“妈妈真偏心!”

2022年秋接手一(1)班时,小红上课总是一言不发,也不爱和同学交往,作业老是拖拉。家访中得知,孩子父母在一次车祸中身亡,她就跟着沉默寡言的爷爷生活,失去双亲的小红内心受到严重创伤,总是不爱说话。

于是,一个抚慰小红心灵创伤的计划在她心中悄然形成。老师看你作业本上的小花儿画得真漂亮。” 一次批改作业时,她在小红画的简笔画旁边画了个星星贴纸。第二天,她把自己绣的布艺小蝴蝶放在小红的课桌里:“这是会飞的小信使,你有悄悄话可以告诉它。” 周五下午,她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张画着两个牵手小人的简笔画,她立刻传给小红一张小纸条:“明天老师带你去校园草坪上看真蝴蝶好不好?”

第二天,在校园的草坪上,看着飞来飞去的蝴蝶,小红面带微笑地说“老师,这些翩翩飞舞的蝴蝶就像一家人,自由自在好快乐呀!”她顺势引导说:“小红,我们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呀,我们生活在一起,也就是一家人,只要你主动和大家交流,融入同学们当中,你就会感到无比快乐。老师希望你走出心灵的阴影,做一个坚强的女孩,老师就是你的妈妈,同学就是你的家人,在这个家庭里,你一定会快乐的。”小红感激地贴近她的耳旁说:“王妈妈感谢您!”然后,飞快地跑向教室。

当年“六一” 儿童节,学校举办文艺汇演,班里准备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红主动请缨担任领唱,表演当天,在小红的带领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声情并茂地演唱了歌曲,赢得师生阵阵掌声,小红被评为“校园最佳小歌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3年、2015年她被评为郧阳区优秀教师,2022年她被评为郧阳区优秀班主任。“我是一名教师,守好三尺讲台,上好每一堂课,关爱好每一名学生是我的天职,我会用毕生精力当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人,用‘师者之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张金燕朴实而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