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裂缝中的数字星辰
发布时间:2025-11-03 10:16
作者:张顺军
来源: 襄阳市襄城区谭庄小学

“报告老师,我的课桌裂成两张嘴啦!”周三早读,小稻举着尺子冲上讲台,表情比尺子还直。我随他钻进教室,只见第3排那张老课桌果然张开一条大缝,像久旱的河床,书本一推就能掉进去。我伸手摸了摸,木刺扎手,裂缝里还卡着半片干树叶——去年秋天的书签。

这张桌子工龄比我长,据说1998年就被钉在这间教室,陪过五百多个孩子。它太有资历了,以至于大家给它起了外号:老船。现在,老船漏水,得补。可后勤师傅说:“补完也得裂,木头累了。”我灵机一动,干脆让它“下水”前再发光一次,带着全班去“元宇宙”逛一圈。

周末,我搬来旧手机、纸箱、一把粉笔灰等,把信息课和美术课并成两节“大锅炖”。孩子们一听要“扫描老船”,兴奋得直搓手。小稻负责拍照,从桌面到桌肚,连裂缝里的橡皮渣都不放过;小棉负责建模,用免费软件把照片拼成3D骨架;最细心的小榆举起毛笔,蘸白颜料,在裂缝处描出一条波浪:“老师,给它一条银河吧!”

两节课后,老船的“数字分身”诞生,文件命名为“YuanShip2025”。我把它上传到公益平台,设置成可打印模型,谁下载谁就得给乡村小学捐书。孩子们盯着屏幕上旋转的3D船体,惊呼:“原来它长这样!”裂缝在虚拟世界里被描成金色,像闪电,又像年轮。

更魔幻的还在后头。城里一家创客空间看到模型,留言要把它做成NFT数字藏品,拍卖所得全部换成新课桌。拍卖那天,我们围在手机前,看数字木船从0.05以太币一路跳到1.2,孩子们的心脏跟着数字木船“咚咚”打鼓。小稻攥拳:“原来我的照片这么值钱!”我逗他:“值钱的不是照片,是五百个孩子的岁月。”

新课桌到货那天,老船被光荣地抬到走廊尽头。它不再承担重负,却有了新的使命——“时光邮筒”。我用锯子把桌面完整切下,背面钉上一排小抽屉,每个抽屉外贴一张二维码。孩子们把心愿写在纸上,折成小船放进去,扫码就能打开属于自己的“元宇宙抽屉”——其实就是那张3D模型的不同角度,但对他们来说,像给未来寄了一封电邮。

毕业前夜,我们围坐在老船旁,烛火代替灯泡。小棉把最后一张纸条塞进5号抽屉,轻声说:“十年后,我要在真正的船厂工作,造一艘不会裂的木船。”我摸摸她头上的汗珠,点头:“那时候,你再扫一遍新船,让老船在云端继续航行。”

老船会老,教室会翻新,但那条被粉笔灰描过的银河,已永远留在数字夜空。只要有人点开模型,裂缝就会发光,像告诉世界:再普通的木头,也能载着童年驶向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