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吴艳锋(右一)到学生家中家访
楚天都市报记者 张屏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 黄士峰 实习生 张思懿
8月初,37岁的特岗教师吴艳锋再次来到华中农业大学,他为即将到来的2020年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报告会做准备。
在美丽的大学校园里,吴艳锋仿佛回到了13年前的原点——2007年,还在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就读的他,也参加了这样一场报告会。听着乡村教师们的在山野播种希望与未来的故事,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想到自己从小到大所遇到的好老师们,他决心参加西部计划去支教,服务地点全部填了恩施。
13年间,吴艳锋扎根在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民族学校,不仅好好教书,更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搭建各种舞台,托举他们展翅飞翔,帮助他们闪闪发光。如今,他已有不少学生飞出大山,拥有了更广阔的世界,还有些学生,受他的感召回归家乡,演绎着“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条件艰苦,所以我来了
2007年,吴艳锋从家乡枣阳先乘车到恩施市区,再到龙凤镇,再坐车20多公里来到龙马民族学校的前身龙马初级中学报到。
“当年的路上有许多大坑,直刮底盘,车子开得慢,走了很久才到。到了学校一看,风景很好,四周都是山,山上绕着云,就是校园很破旧,土操场尘土飞扬。学校怕条件太艰苦,留不住我们这些年轻人,那年专门建了公共洗澡间,改善了住宿条件。”吴艳锋说。听说学校的情况后,父母都劝他回家。
但吴艳锋只失落了一小会儿。“我就是来奉献的。条件越艰苦,越需要我们年轻人。”他笑着说。
这与他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有关。小时候家境不好,初三以前,吴艳锋没去过县城,没想过考高中,只想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在老师的鼓励下,他才知道可以读高中考大学,看更广阔的世界。“我是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有人建议我考研、考公务员,但我决定当老师,我要接过我的老师们的接力棒,去影响更多的人。”
曾在学院担任学生会主席的吴艳锋一去龙马便挑起大梁,他在开学典礼上发言,教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和八年级一个班的物理,还是校团委的宣传委员,协助做德育工作。为了能更好地与家长和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他积极学习当地方言,每到周末就到学生家里家访,十多年来走遍了150平方公里的服务片区,成了一个地道的“龙马通”。他对龙马的山水愈加亲近,和学生及家长的感情也越来越融洽,“龙马通”的外号也越传越远。
大山里常常有学生家不通公路,走访一家花三四个小时是常事。2011年中考前夕,吴艳锋的学生袁洪平因父亲车祸受伤而心情低落,学习成绩大受影响,吴艳锋在班上组织爱心捐助,率先捐赠现金及学习用品,周末,他步行近4小时山路到袁洪平家里了解情况,并鼓励他振作起来,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撑起整个家。2014年,袁洪平考取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他又被保送到武汉大学读研。
展翼筑基,我来搭舞台
吴艳锋永远记得自己的第一堂课:他紧张,学生们比他还紧张,回答提问时从不抬头,无论他怎么启发,孩子们都是满脸通红,不声不响。
这样不行,吴艳锋暗下决心,不仅要帮学生提升成绩,更要帮他们建立自信心,让他们变得活泼开朗。他开始和老师们一起,策划各式各样的活动,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提供让人人能发光的舞台。
条件艰苦,活动难办,吴艳锋和老师们就地取材,尽办些省钱又新奇的大赛:用啤酒瓶举办“钓鱼”大赛,最后评出“钓鱼大王”;让学生们牵着床单进行排球比赛,最后评出“扣球健将”;开展“寝室美化大赛”,评选“寝室之星”,学生们响应号召,不仅把东西摆得整整齐齐,把被子都叠成“豆腐块”,还用废纸箱剪出装饰墙面的“小树”;学校还办起了远足大赛、大山马拉松比赛……
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出了许多“明星”。如今在武汉市江汉区工作的黎萍,老家在龙凤镇海拔1200多米的小村寨里,从小性格腼腆内向,吴艳锋了解到她常在陡峭的上学路上来来往往,练就了良好的体质,便鼓励她参加运动会,还专门安排她举着班牌,第一个上场。黎萍虽然紧张却也开心,运动会上她一鼓作气,一口气连拿四个第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张又一张奖状,铺满了家里的一整面墙。多年以后,黎萍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她打电话向吴艳锋报喜“老师,我也像您一样,成为开学典礼的发言代表”;2018年,黎萍毕业了,她再次向吴艳锋汇报,她成为了学校毕业典礼的发言代表。“我衷心感谢吴老师等特岗教师。他们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方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改变了我们山里娃的人生。”黎萍说。
另一名学生唐杉,则在吴艳锋的影响下,从“问题学生”变成大学生,毕业后回家乡恩施当老师,入职仅两年,已入选了2019年马云乡村师范生和湖北省第六届“长江学子”基层就业人物。小唐杉改变的契机是一次手抄报比赛——初中时,她因学不好、考不好,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还逃课,一次,吴艳锋发现唐杉把数学课本写写画画涂成了歌词本,不仅没有批评她,还鼓励她用自己写的歌词办手抄报,去参加即将举行的手抄报比赛,唐杉将信将疑地参赛后拿下了一等奖。“我记得我在作文里写,很少有人发现我的优点,包括我自己,直到遇见吴老师,是他要我去参加手抄报比赛。拿到一等奖后,我特别开心,重新认识了自己。”唐杉说,这件事鼓舞她努力学习,也让她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名像吴老师那样的好老师。当上老师后,她特意将自己和吴老师的故事写成德育论文《以一个问题学生的视角看待班主任工作》,“现在,我还是吴老师的学生,像他一样,我一边抓教学,一边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我要继续传递老师所带给我的感动和力量。”
山乡虽远,我愿做桥梁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持续投入,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原本破旧不堪的龙马初中如今已变成恩施市公共设施最好的乡村学校之一,有2座教学楼、4栋学生寝室、一栋学生餐厅,有一应俱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有标准化建设的操场。
办学条件好了,优质师资随之而来。已成长为校长的吴艳锋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教师,一些曾在城市工作的教师回流山乡,如龙马民族学校校办主任黄建萍,便是长江大学本科毕业生、曾在利川市城区任教,2016年主动找到吴艳锋调回;龙马民族学校与恩施城区中小学特别是龙凤初中形成教学共同体,通过“大校带小校、大手牵小手、大课连小课”制度,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下沉、共享。而吴艳锋也有了更多想法: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带来创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乡村教育“软实力”,为孩子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吴艳锋牵线搭桥,2015年,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龙马民族学校捐赠了图书、音乐器材等文体用品。2014年起,龙马民族学校成为中南民族大学精准帮扶的学校,连续几年,龙马的优秀学生代表都被中南民族大学邀请到武汉开展校外研学旅行,在游览名校、博物馆等的过程中,孩子们大开眼界,进一步树立了奋斗目标。此外,非遗进校园、民族文化传承讲座、教师培训活动、文体器材捐赠、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等,或是经常开展,或是提上日程。
吴艳锋还大力促成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和龙马民族学校结成教学帮扶对子。近两年,杭州名师们多次到龙马民族学校帮扶送教;龙马学校的十多名老师也到杭州跟岗学习;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创新平台“天杭旭日学校龙马分校”已经成立。
今年7月,吴艳锋也开启了新征程,他离开了耕耘13年的龙马民族学校,来到条件更艰苦的恩施市新塘乡双河初级中学做校长。他说,他的初衷不变:努力为每一位学生展翼筑基、为每一位教师振翼逐梦,要让每个学生龙腾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