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师生贴心“大管家”
发布时间:2023-04-18 15:07
作者:李洪波 谢瑞泽
来源: 枣阳市王城镇中心学校

谢正平,枣阳市王城镇中学教师,后勤副校长。他扎根乡镇中学20余载,面对家庭突发变故,他愈挫愈勇,勇挑学校重担,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分管年级、后勤的副校长,他一步一个脚印。他常年奔走于崎岖的家访路上,让50多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他时刻把全体师生的衣食住行、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工作从小处着手,做实做细,是师生的“勤务员”,是学校的“大管家”。他曾先后荣获“襄阳市学生最满意教师”和“枣阳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在困难面前绝不躺平

2016年夏,他的妻子突然病倒,被武汉协和医院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在武汉住院两个多月,前后花费二十多万元。此时他的孩子正在读初中三年级,也正是需要关爱的时候。“苦难不是博取同情的理由,奋斗才重要,学校的工作耽搁不起”,面对生活,他常用《感动中国》中的洪战辉的名言来勉励自己。

那一段时间,记不清多少次,他驾车往返于武汉和王城之间,穿梭于医院和校园之中,很多时候刚刚照顾完妻子躺下,他又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回学校。几年来,他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一边把余暇时间全扑在工作上。为了不落下教学进度,他利用下晚自习后的零碎时间、利用周末双休时间,加班加点备好课,改好作业。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无趣的人,他不会喝酒,也不会打牌,心中装的只有工作。

与此同时,平安校园创建、食堂精细化管理、档案达标、理化生实验操作、信息化管理、九年级中考备考,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创新工作方法,主动作为,克服困难。学校安卫、后勤各项管理工作在他带领下也是有声有色。每次,他都会谦虚地回答:“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苦点累点又怕什么呢?

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

王城镇地处枣南山区,学生辍学流失现象时有发生。“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平平淡淡也是真,我必须要为乡村的孩子们插上腾飞梦想的翅膀,坚决不能让学生辍学”。多年来,他时刻像这样告诫自己。

学生程小隆的爸爸患有间歇性神经病,根本干不了什么活,妈妈一个人在清潭镇罐头厂上班,为爸爸治病也花费了很多钱,他家里条件差,心里压力大,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多次萌发不想读书的想法。

那年秋天,他多次骑着摩托车去他家走访,一路灰尘,一路颠簸。一次,他一不小心从田埂宽的路上摔下两米下的地里,当时摩托车摔坏了,腿也受伤了,血从裤腿中流了下来,他爬起来,用藤条把摩托车拖了上去,推着摩托车又朝他家走去。到他家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了。在学校,他更是经常邀请程小隆到自己家来改善伙食,并给他买去学习资料、学习用品等。他又发动师生们鼓励他、关爱他,为他捐款,并把他的家庭情况告诉了学校,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资助与慰问,一直到他进入高中。

二十多年来,他前前后后做过的家访成百上千次,他与一个个学生结成了知心好友,劝说50余位辍学的学生重回课堂,有30余人顺利考上了高中和大学。

解决师生“急难愁盼”事

后勤工作无小事,它关系到全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作为后勤副校长,“我就是学校的大管家,一定要为师生搞好服务”。他切实把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作为自己的工作使命。

去年7月,学校中单元电闸多次出现故障,那天晚上十二点多,他接到住户反映,称学校的变压器在“冒火花”,好像被烧坏了。考虑到夏天酷热难耐,他二话不说,联系总务主任,连夜赶往学校。到了现场后,他猜测是电路出现了故障,便立即与供电所联系,连夜抢修。经过几个小时的抢修,终于恢复了供电。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但他却执意留下来,和电工、总务主任排查所有线路,不肯离岗。

民以食为天。他和同事们狠抓食品安全、积极稳定食堂菜价、丰富饭菜花色品种和服务, 用心用情保障师生教学生活,打造校园最美“生活圈”。学校抱怨早餐不好吃,他亲自带着食堂司务长去琚湾、牛首等学校考察,引入海带面、牛杂面、花饭等品种,赢得学生一片好评。他积极推动校园及家属院直饮水项目引进工作,安装数台直饮水机 。

校园亮化美化、西教学楼改造、建设老年教师活动室、照明设施维修工程、免费建设车棚……几年来,他带领学校后勤部门,为师生们解决了一件件民生事情。他的日常生活,仿佛总是充满着“忙碌”二字。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他始终笃定:用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哺育出的乡村教育注定会走向辉煌!他正不断地为枣阳教育事业贡献着一片片新绿!他正踔厉奋发,踏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