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有思想、有谋略、有魄力、对教育有情怀的人。工作的时候跟球场上打比赛一样,“特拼!样样都要争上游,拼第一!”老师们公认的“实干家”。他就是郧阳区茶店镇中心学校校长王明。
“我希望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和老师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事,都能够积极向上、阳光自信。”这是他对学生和老师的期许,也是他矢志不渝的工作追求。
一心一意服务师生
一所好学校总是跟一个出色的校长联系在一起。王明从老师到镇中心学校干部、教育局干部,再到镇中心学校校长,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6个春秋。26年来,他不甘平庸,始终告诫自己千万别做躺平遭人指戮脊梁骨的人。一个个角色的转换,总是既当“战斗员”,又当“指挥员”,还做“服务员”。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以撸起袖子大干一翻的雄心气魄、夙兴夜寐的吃苦奉献、奋勇争先的开拓行动,努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书写教育让人民满意的完美答卷。
2022年8月8日,他从郧阳区刘洞镇调到茶店镇任中心学校校长一职。到任就进入角色,迅速摸清茶店教育基本情况。根据茶店镇教育现状,多方收集民意,经过认真思考,再三斟酌,确定了茶店镇教育工作“守底线,提质量,创品牌,办特色”的思路目标,使全镇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义务阶段教育学校有了更加明确的行动方向。“各学校工作有了抓手,我们中心学校工作人员就要一心一意为学校做好服务,平时多深入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学校出谋划策,帮助学校解决问题。”在中心学校一班子成员会上他要求大家。他也身体力行做出样子。当时,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两校合并为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新学校,如何迅速赢得家长的认可、社会的满意?王明谋在前、干在先,在不断与老师们拉家常、听诉求、话蓝图后,提出“严考风、重教风、促学风”的工作理念,带头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参与新校创建各项活动,用实际行动感召师生、凝聚力量。
他说:“两校合并、教联体办学是区教育局布局调整总体规划之一,也满足了老百姓送子女到优质教育资源读书的意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一所学校成为郧阳区教育的“领头羊”,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他起早摸黑,深入学校这转转,那儿看看,走访走访周边群众,与师生交流交流,遇到问题及时与学校校长商量解决的办法,为学校发展营造和谐的环境。
在九年一贯制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陈琳经常鼓励老师们说道:“在王明校长带领下的镇中心学校所有干部一心一意为我们做服务,我们没有理由不更加努力搞好教育教学。”
今年4月,茶店镇举办了第一届幼儿亲子运动会后,神河之光幼儿园园长肖丽说道:“茶店镇中心学校干部‘低调务实不张扬,快马加鞭劲冲天’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我们做好后勤服务,亲自上门安排工作让我很感动。”
求真求实开展工作
“王校长好,王校长好……”在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大门口,每天早上上学的学生和老师都习惯地很开心地和他打招呼。“我喜欢学生和老师把我当朋友,看到孩子们高高兴兴上学我很高兴。”王明看到孩子们开心走进校园时情不自禁说道。
身为一校之长的他,在工作上从不摆架子,宽厚仁和,情系师生,乐于助人。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
“中心学校王校长,你好!我最近很烦,无法与我的父亲交流,我难以理解他的言语,我该怎么办?”这是一贯制学校小学部李鑫打开心语箱,看到的一张特殊的纸条。王明得知情况后,便和一贯制学校校长陈琳一道,找到这个孩子。通过交谈,得知这个孩子,异地搬迁到来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年年龄又大,家庭困难。这个孩子与其父亲缺乏沟通,面临辍学。他了解情况后,分析到这名学生父亲固执,无法与孩子正常交流这一主要“病因”。在随后的两个多星期里,通过家访,和这名学生父亲做工作,持续和这个孩子“开小灶”,并带去慰问品和资助金,令他重拾信心。
他不仅关心爱护学生,而且也特别关心教师。他说:“工作是靠大家干出来,只有大家使劲,学校才发展得好,发展得快。”王明从政治上关心教师,荣誉让给教师;工作上指导教师,为教师提供锻炼的平台;生活上帮助教师,细致入微对待教师。让老师们总是感到很温暖,工作没有不卖力的。“王老师,我又来学习了!无论是备课、批改作业还是课堂教学,你很有专业能力,全镇老师都得向你学习。”3月14日,课间操的铃声刚响,王明又和镇中心学校教研员王善霞一起来到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一(一)班的教室,亲切地和王吉霞老师拉起了教学中的家常。王明说:“做‘名师’,先做‘明’师,要明确自己的志向,明白自己的价值,明晰自己的专业追求。王老师,你是我们茶店镇的名师,也是郧阳区的名师,你是大家的榜样。”
“廷银儿,打球的时候需要相互配合,不能一个人满场跑,一个学校的发展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更需要团队通力合作。”打完球赛后,王明给王廷银老师交流说着。
一句句鼓励,一句句提醒,一句句指导,老师们从中感受到满满的爱,并在点滴之爱中不断成长。“每当我们在教学上遇到困难,王校长都会耐心地引导我们找出问题、找出解决办法。”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张晓丽说道。“王校长经常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工作中有不足的地方,他会及时指出来;在晒常规,促提升活动中,他亲自指导,现场指点常规中的亮点,对于我们年轻老师来说,很有帮助。”小学部教师郭艳华说。
“张校长,我建议小学部每天下午抽个一节课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王校长,接下来,将陆续开展其他特色课程,扩大活动范围,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小学部张永刚在接到王校长的电话后给他汇报道。
初心不改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校长,要用自己的思想灵魂带动团队,办出高质量的学校、办出学校特色。能把最好的时光奉献在教育道路上,是我人生最大的价值。”王明说。
他以奉献为乐,以追求人生价值为乐,还辐射带动他人在教育事业上争先进位,甘于奉献。常在校长、园长会上说:“教育这门事业都要靠实实在在的干,来不得半点虚假之功。既然干,就要干出个名堂来,让人瞧得起!做事力求做出彩,勇争一流。”在他眼里,家里大小事都可以再等等,学校里有问题片刻耽误不得。早上7点到校,晚上10点左右回家,是他的工作常态。虽然离家很近,但是却很少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哪怕是进城开会也是结束之后立即返校。即便是节假日和双休日,他也经常性在学校值班守校,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排查学校安全隐患,谋划学校发展之路。
他立志做一个完美教育人,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成长自己。担任校长以来,仪表端庄,朴素持重,净朗的言辞间没有半点精于世故的影子。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和教职工遵守、执行的规章制度,王明率先垂范,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和教职工做到的工作,他带头做好,从来不搞特殊化。好多人曾这样问他,“你怎么这么爱干事?不累吗?父母的家这么远、妻子工作、孩子上学都在城里,你这样奔波,值得吗?”他不置可否,一笑而过。
“不论在哪儿,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接过了担子,就要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挑起来。”他说,“今天我走在了乡村教育路上,接过了茶店镇中心学校校长这个责任,就要为发展这里的教育尽职尽责。我要努力让这方土地上的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他全心力投入工作,以兢兢业业的精神和诲人不倦的态度,始终秉持“用绿叶的情怀躬身践行,以踏实的作风精进不休”的初心,以默默的行动和执着的追求,书写乡村教育人的情怀。
教育的路途,很长也很苦,但是精神却是富足的。回首往事,他的脸上更是增添了几分自信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