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郭品丽老师正在辅导学生
“我愿做一名阳光、快乐的老师,并用我的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激励每一名学生,使他们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乐于求知的精神。”这是郭品丽老师常说的话。她1997年7月毕业于十堰市竹山师范学校,至今坚守三尺讲台已经有26个春秋了。书山有路,她是拓荒者;学海无涯,她是引路人。工作中,郭老师始终凭着一颗热忱、执著的心追求着为人师表的快乐与成功;生活上,她向阳而生,无惧风霜,为家人撑起一片晴空。
用心照亮,让学生逐光而行
“只有对工作投入100%的热情,才能有100%的幸福和快乐!”郭老师一直这样勉励自己。26年来,她始终深爱着教育事业,潜心研究教学规律,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极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那是她上班的第三年,当时刚接任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那个班由于换老师频繁,班级纪律涣散,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中性笔、橡皮等)较感兴趣,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一次她发现自己上节课放在讲台上的笔不见了,委婉的在班上说:“哪位同学用了老师的笔,不用的时候再还给老师啊。”两天过去了,这支笔还没还回来,于是她就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了一次品德教育,让学生找一找班内近期有哪些好人好事,并把掌声送给他们,哪些同学表现不好,让表现不好的同学表个态。也许是班会起了作用,第二天上午体育课结束后,她到班级巡查,发现丢失的那支笔又静静地躺在讲桌上了。那一刻郭老师很欣慰,不仅仅为那支失而复得的笔,更为一颗迷失心灵的回归。放学时,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同学,并告诉同学们,老师为他感到骄傲,因为他能够战胜自己,知错就改,并率先带领全班同学为他的行为鼓掌。从此,班里再也没发生过“失窃”现象,拾金不昧却蔚然成风。
“郭老师犹如春风,伴着我们度过成长的每一步。我们总能感受到她对我们取得点滴成绩的喜悦,总能听见上课时她生动的讲解,我喜欢她的和蔼可亲,也同样喜欢她对于我们的严格要求。她就像一道光,每当我迷茫时,为我点亮方向。”学生谢柳妞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用爱沟通,和同事携手前进
花向阳而开,人向善而生。郭品丽作为市级学科骨干教师,她不仅自己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活泼风趣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同事,与大家携手前行。
2020年秋季开学后的第三周,郭老师像往常一样迈着轻快地步伐走进办公室,发现同事陈百云正一个人孤单地坐在办公桌前,陈老师的样子显得非常落寞:眉头紧锁,双眼无神。发现同事的“异样”后,郭老师佯装向她请教一个书本上的问题,在交流中巧妙地把话题引向了她的周末生活,或许是因为郭老师的真诚,亦或许是她的积极乐观,陈老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出来,原来陈老师在上周的体检中检查出子宫有了肿瘤,好在是良性的,需要动手术住院治疗。而不凑巧的是,刚上高中的女儿也在一个月前被确诊为慢性肾炎,在这样双重的打击下,陈老师几乎痛彻心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郭老师安慰道:“没关系的,你就安心去住院治疗吧,班上的课我来顶,班主任工作我来替,等你病好后一定还给你一个严肃活泼的班级。”听了郭老师的话,看着她那充满信心、积极乐观的样子,陈老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郭老师深知,在教师的工作中需要建立一种合作、信任、理解和互惠的团队协作关系,才能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学校的声誉。通过不断地与同事借鉴、交流,利用自己的优点发挥团队作用,才能为学校带来更好的服务,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023年10月,她申报了“郭品丽名师工作室”,希望通过工作室发挥出更大的辐射和传帮带作用,引领全镇英语教师共同成长。
无惧风霜,为家人撑起一片晴空
当生活的磨难来临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积极面对与消极颓废被无数次地权衡着。但在郭品丽的身上,选择从来都不是难事,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家人无限的爱和孝老爱亲的中华美德。
2005年9月,那时孩子刚满两岁半,上天像故意考验她似的,还没等她从幸福生活中回过味儿来,公公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这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彼时正值寒冬,丈夫工作忙,婆婆由于伤心过度,家里、医院里的事全落在她一人身上。好不容易公公出院了,却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在家休养期间,老人的脾气变得非常烦躁,大小便还经常失禁。因为病情,公公受到的打击很大,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郭品丽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每周抽出时间,和丈夫一起用轮椅推着公公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陪他聊天,还主动和学医的姐姐联系,让她开导公公坚强起来,用一些实际的例子给公公鼓劲打气。郭品丽常对公公说:“这点病算什么,一定要战胜它,有我们做儿女的陪伴在您身边,我们会尽最大努力照顾您。”喂药、喂饭、擦洗……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直到老人去世,郭品丽整整陪伴了16个春秋。
考验总是接踵而至,可是对于那些生性乐观的人啊,永远不会被生活打败。2015年夏天,婆婆由于患上了冠心病和小脑萎缩症,身体越来越差了。有一天早上,她起床洗漱时突然在卫生间摔跤导致了髋骨骨折,需要做置换手术,在房县医院治疗一周后,遵医嘱顺利转入了十堰市人民医院治疗。当时正值暑假,丈夫和孩子的姑姑都在上班,郭品丽就一个人挑起了在医院照顾婆婆的重担,这一次,她整整在医院呆了两个多月。在婆婆住院期间她不怕累、不嫌脏,只要老人弄脏了衣裤,她立马换,换下来之后立马洗,60多天里,老人每天干干净净,一点异味都没有。医院的护士都问婆婆,这是你女儿吧?婆婆由于中度小脑萎缩说话已经不清楚了,每当这时总是微笑着伸出大拇指。
有人经常问郭品丽,你十几年如一日的照顾公婆,到底图什么?她笑着回答:“我是儿媳就应该孝老敬亲,就像我是教师就要爱岗敬业一样,不管干什么,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无怨无悔。” 说这话时,郭品丽的语气是那么平静,听者却万分动容。
一心向阳,亲手书写美丽篇章
未经历泥泞的艰难,就不会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就不能明白风和日丽的完美;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就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是啊,心有暖阳的人会不畏艰难险阻,坚定前行。长期以来,郭品丽的真诚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获得十堰市“第六届学科骨干教师”、 “市优秀教师”、“市教育宣传先进个人”、“市少年宫优秀辅导员”、“市健康进校园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房县“孝老敬亲楷模”、“优秀教师”、“十佳通讯员”、“第二届教师教学素养大赛”指导教师、“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县级奖。2019年9月其论文《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在刊物《教学与研究》发表,2020年、2021年、2022年,她连续三年在市级刊物《十堰教育研究》上发表关于学校管理和英语教学的论文。她主持的省级课题《小学英语生成性教学实践案例研究》和市级课题《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研究》分别在2018年和2023年结题。郭老师的英语优质课和微课曾获市级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并多次主讲县级和镇级示范课。
近年来,郭品丽还兼职军店镇通讯员工作,本学年她撰写的150余篇通讯报道在《湖北省教育信息网》、《湖北日报》、《十堰日报》、《秦楚网》、《房县新闻网》等发表。荣誉的获得一方面是对郭老师过去努力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她未来前进的动力。郭老师曾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到:生活的道路很长,教师的使命艰巨,但只要我们敢于坚守自己的一方净土,踏实稳健的走好生命的每一步,就能翻越一座座高山!
“波光粼粼,我只是浪花一朵;霞光万丈,我只是金光一缕……”这是郭品丽喜欢的一首诗。面对工作,她凭着对教育无比挚爱的情怀,默默耕耘在房县乡镇教育教学的沃土,用辛勤的汗水、崇高的师德谱写教育生涯的新篇章;面对生活,她不颓废、不消极,一直悄悄酝酿着乐观,培养着豁达,坚持着善良。她相信: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