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6载,担任班主任19年,以身作则,始终为学生当好领头羊,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她就是郧阳区新区小学余宗莲老师。
言传与身教并用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是学生栖身与学习之地,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她常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去年六一儿童节下午,因柳陂镇龙韵村有外事活动,学校安排她们班去研学。她从督促学生剪指甲、理头发、净书包等细节入手,三番五次提醒,不敢有一丝懈怠。
“六一”一大早,她带着特意为孩子们准备的糖果,想在班上庆祝一下,因惦记下午的活动,她步履匆匆往学校赶,刚从马路牙子踏上人行道,就被飞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倒。因想着工作,她顾不上疼痛就到了学校。上午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确诊骶骨骨折,医生要求住院。她放不下孩子们,就让医生开了一些药又执意返回学校。下午带领学生全程参加研学活动,协助授课教师组织课堂,拍下同学们活动的精彩瞬间,并分享在班级群,孩子们开心,家长们放心。身体不便的一个多月时间,自始至终,她从未请假休息。事后,她告诉孩子们求学路上要有“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因此,她班上同学们因事因病请假的少之又少。
严格与关爱同行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生活中,余老师始终以诚挚的爱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做了好事或有了点滴进步,她从不吝啬对孩子们的热情表扬。学生做错事了,她会及时指出,让其认识到错误,然后耐心引导,使其改正,偶尔也会有“糟糕透了”的严厉批评。她常利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大思政课理念,把班上发生的一些事件搬到课堂上,让同学们辨是非,明事理。
班上同学黄某,生活在离异重组家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都爱向余老师倾诉。余老师知道该生敏感,总是尽力为其排忧解难。早熟的黄某喜欢有意在她面前撒娇、套近乎,师生边界不明。那次她批评黄某不该用电话手表拍其班里同学,黄则在班上大哭大闹。余老师随即利用一节道法课,就“学生该不该带电话手表到学校”开展大讨论,并以此引导同学们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黄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诚恳认错道歉。“余老师让我们又怕又喜欢。”这是班上同学对余老师最简短的评价。
尊重与理解并重
古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她选择整体教育引导,又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双重教育模式。对于学困生,想办法挖掘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动机,促使他们产生我要学习的内驱力。对于经常犯错的问题生,她以心交心,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努力重塑他们的人格。
学生肖某五年级时从外校转入她班,底子薄弱,尤其写字速度太慢。用他自己的话说“语文检测我从不写作文的,写字就是个要命的事”。对于这样特殊的学生,余老师先是尊重理解他的实际情况,耐心开导,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在余老师的影响下,该生作文从只写题目到写三行、五行,到三百字、四百字,现在最少能写450字,实现了他语文检测及格的目标,且有望达到优生。该生欣喜地说,是余老师让我爱上了语文课。
管理与教学并举
班级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都能为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加分。为此,她利用网络平台和身边的榜样,不断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办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利用少先队活动课,播放搜集的有关求知、做人、立志、筑梦的小视频,制作小小目标卡,采用班级管理民主集中制,构建学生大格局。带领学生热情参与各级赛课活动、团队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班级成绩也一直名列全区前列,实现了多赢。
在上年度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征文活动中,她班杨金章同学撰写的《小树苗长高了》一文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朱曈妤、陈珑获得三等奖。这些文章都是她从思路指引、文章修改,步步陪伴,最终把他们送到了领奖台。今年春节,郧阳作协《我的村晚,我的村》征文,杨金章撰写的《这就是年味儿》在郧阳作协公众号发表,余老师前后为此文修改6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愿尽自己最大努力送她的学生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用手牵着手,用心暖着心,用爱浇灌爱,这一路走来,在她的陪伴下,一朵朵心灵之花蓬勃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