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里,她总是默默地做着备、阅、批、改,教案经常亮相于展桌上,成为大家学习的样本。在教室里,她极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孩子们都喜爱上她的课。课余时间,经常看到她在教室、走廊道或是办公室帮学生答疑解惑、辅导学生、谈心谈话。她抓住一切时机走进学生家中或是路途遇见家长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交流介绍家庭教育方法,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她就是郧阳区茶店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党员教师王燕。
王燕的爸爸是一名教师。王燕从小在她爸爸的教育熏陶下立下志向,决心也要当一名教师。大学毕业后的她如愿当上了一名山村教师。从教十六年来,一直牢记着爸爸的教诲“坚守初心,做出样子,干出名堂!”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力争上游。深信“一勤天下无难事!”的道理,一心扑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她常说:“只要舍得投入,没有不会成功的。”无论对待什么工作,分担什么任务,都舍得投入。她说:“共产党员就要时时处处彰显出先进性,要与众不同。”凭着自己务实的干,拼命的干赢得了许多奖杯和良好的口碑,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
翻开王燕的成长历程,她的秘诀清晰可见。
勤为径,履职创优做好每一件事情
“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各自的工作中彰显出价值来。教师的价值观就是要教好书育好人。”王燕时常在老师们中以一个党员的身份说道。她严格要求自己,把满腔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中,把勤劳和智慧融入三尺讲台。干一行,务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求平庸,勇争一流。
为了上好每一堂英语课,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知识,课前她一遍又一遍地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反复琢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每一个情境创设。为了提高学生尤其是男生学英语的兴趣,她就让孩子们把学英语同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说,教授“水果蔬菜”这一课时,她自己买了香蕉、苹果、葡萄、梨等带到课堂上,让孩子们一起感受它们艳丽的色彩,独特的外形,品尝着它们各自不同的味道……发动学生带些家里种的辣椒、萝卜之类的蔬菜,然后把它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买菜,一组扮演卖菜的,将学生桌椅拼成菜案,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易,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年级成绩分析会上,她说:“教学来不得半点虚浮,只要夯实了每一个过程,成绩没有提不起来的。”自己认真细致做好教学备、讲、批、辅、改等各环节工作。个别学生没弄懂的,她课下“开小灶”。哪个学生兴趣低落,她立即查找原因,想好对策。她把心思完全放在教育教学中,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其他任何杂念。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训练、磨练,王燕所带班的学科成绩一直在学校同年级中遥遥领先。
爱相伴,春风化雨温暖每一位学生
“爱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教育的全过程都必须流淌着爱。”王燕说:“爱可以给学生以温暖,爱可以给学生以动力。”手掌手背都肉,她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视为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处以做母亲的本能,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情绪波动的蛛丝马迹,针对性地关心情绪波动的孩子,直到孩子情绪正常。学生若是出现了异常,她时时放心不下,想尽办法呵护好。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逆行而上抗击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她按要求宅在家里。每天除了给学生上好直播课,答题解惑,还通过电话、微信、QQ、钉钉联系学生,询问居家情况。关注学生学习,关爱学生身心健康,疏导、缓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到了五月份,七八九年级陆续到校上课,惟有六年级学生在家“待命”。班上一个叫金某超的男生因在家上网课太久,不能与老师、同学时时交流,郁闷的情绪无法很好的释放,不服妈妈管教,甚至与妈妈大吵一场。无奈之下,金某超妈妈联系上王燕老师请求帮忙劝劝。王燕立即进行家访。经过王老师语重心长的劝说,金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妈妈道了歉,并表态一定好好学习。
无独有偶。单亲的赵某某,他爸爸常年在外跑车,只能让孩子奶奶在家照顾。赵某某很聪明,也很懂事,但是自小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孩子就特别自卑。随时可能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小动作与班上同学发生口角。针对这一情况,王老师随时关注赵某某的思想动态,一有时间就到他家里帮其辅导作业,让赵某某知道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并从中感受到“母爱”。慢慢地,赵同学在王老师爱的温暖下,心中的坚冰逐渐融化,自觉融入班级大家庭,不再和同学发生口角。四川男孩李某的父母原先在北京餐馆工作,后因效益不景气,双双下岗。为了让儿子能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他们又去天津打工。李同学交由婆婆和姥爷照顾。四川和湖北的生活习惯多少有点不同,再者父母长期不在家。李同学的小宇宙经常爆棚,婆婆和姥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王燕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教他说普通话,要求他用普通话和同学们交流沟通,让他尽快和同学们熟悉起来。并让其明白父母就是因为很爱他,想给他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才选择背井离乡打工。王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联系其婆婆了解他的动向,及时给赵同学以指引。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同学变得懂事起来,现在在无人督促的情况下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还能主动帮助姥爷、婆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心相融,真情关爱帮在学生困境时
她常说:“做一名老师就要一心一意地爱孩子,作为党员教师,这种爱更应该无私、执着。”在班里,无论孩子学习优劣、家境贫富,她都平等对待。用爱心激活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他们愈挫愈勇的激情,引导他们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处于困境时,她总是一个雨中送伞、雪中送炭人,慷慨大方,真情帮助,并鼓励学生风雨之后是彩虹。
一次晚自习课后,她正准备回寝室休息,还没出办公室门,一个个头不高、面色低沉的男生,疾步走到她面前,对她说:“老师,我这个月的生活费没了,父母在外打工,寄给我的钱上个月已经用完了,我可以向你借20元钱吗?”她听了二话没说就给了他20元钱,并说:“拿去用,不用还。”
对于家庭经济并不富裕的留守孩子,王燕更关爱有加,耐心帮助。班上的郭某红同学学习不太理想,家庭作业总是不能完成,到学校后总以自己生病了、写好忘带了等原因哄骗老师。为了解真相,王燕决定去家访。走进郭某红家,只见三间破旧的房子,屋里显得很静,王老师在门外叫了两声,郭某红惊讶的迎了出来,后面跟着她步履蹒跚的奶奶。王老师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屋内摆设极其简陋,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最值钱的就是木桌上放着的那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墙边的床上还躺着八十多岁的爷爷,看到这一切,有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涌上心头,王燕心酸了,眼睛红了。当询问起孩子在家里的一些习惯,奶奶显得很高兴,说:“小红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知道奶奶身体不好,很多事情都自己抢着干,不仅自己的衣服鞋袜自己洗,而且帮家人洗衣、扫地、做饭、喂猪,很多家务都会做。”听后,王燕对她在家与众不同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对她的家境表示同情。原来她妈妈先天智力残疾且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爷爷奶奶岁数已高,全家人的生活落在她爸爸一人身上。爸爸也没什么文化,只能靠苦力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为了减轻二老的负担,把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带在身边照顾。面对这个柔弱而坚强的小姑娘,王燕老师既心疼又赞许。自此,王燕一有时间就给郭同学辅导功课,时不时的给郭同学置办点衣服和学习用具,解决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帮她树立信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郭同学能安心在校学习,成绩慢慢有了起色。
她的爱是真诚的,温暖的,无私的,细腻的。不只是在校园内,更有校园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王燕最恰当不过的诠释。
谈到以后的人生规划时,王燕表示,坚守一颗热爱教育的心,热爱孩子的心,热爱事业的心,发扬“三牛”精神,耕耘、开拓、奋进,奋力书写人生精彩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