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学们眼里她温柔而细腻,言传身教像慈母,在同事眼里她勤奋敬业,教学成绩突出是骨干。她总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心用情,让每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她就是郧阳区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许化平老师。
激发兴趣建设高效课堂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每接手七年级新生,她总是从培养他们的习惯入手。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有效地学习,她引导学生做到会听、会读、会讲、会计算。会听就是要细心听老师的讲解,耐心听同学的发言,结合自己的想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读就是拿到一个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读题方式,如大声读、默读、集体读,找一个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同桌相互读,然后把问题中的重要条件画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获取整理题中的信息,从而达到有效审题。会讲就是平时让学生当“小老师”,上讲台讲,或者跟同桌讲,讲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讲某个例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会计算就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她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出示2-3道计算题,要求书写规范力争快速全对,量少也不耽误时间,做完当堂批改,全对的给与表扬,进步的给予鼓励,错的教多的单独辅导。渐渐地学生养成做题认真细心的好习惯,计算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为了让课堂变得轻松、易懂,她总是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每一节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她都会在备课时花大量时间进行整合,变形和延伸,课堂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总结规律。争取让学生听懂一题,会做一类题,让每名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在批改作业时,她认真做好标记,比如某类问题哪些学生反复出错,她会在这个问题旁边标上学生的名字,提醒自己课后找到他们进行面对面辅导。发现的“共性”问题整体答疑,“个性”问题利用课外时间跟学生面对面单独辅导。对于优等生既注重学科知识,学习方法的指导,思维方式的训练,综合能力的提高,还时刻关注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班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学风。对于学困生大胆鼓励和表扬,哪怕他们只做对了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她都及时肯定,鼓励他继续努力,下次争取做对两道计算题。每次批改作业都会在孩子的本子上写上一句简短的,暖心的,激励的语言。
带领团队共同成长进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数学教研组长,她一边带领组内教师备好课、上好课,同时团结组内每一位成员,互帮互学,发挥集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她常说,配合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在教学中,她所在的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平时遇到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对于某节课、某个教学环节、某个例题有不同的教学思路见解都会随时交流讨论,有精典题型随时分享。备课、上课、出题、阅卷都毫不懈怠,力求每件事、每个细节做细、做精,保质保量完成。在她们组内,大家配合默契,没有谁因为多做一些工作而邀功,也没有因为谁少做一些事而争嘴,都在默默为这个集体贡献力量。
每年九月开学季,学校都会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她总是鼓励年轻教师多听,多看,多请教,多思考。作为“师傅”的她,在教学中也毫无保留的为年轻教师分享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悉心指导备课上课。在她的指导下,年轻教师们从老教师们那里学习到了严谨细致的教学态度,灵活多样的课堂管理手段。一些老教师们也被年轻教师的热情所感染,被他们熟练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
每学期,她所在的数学组都会组织青年教师讲过关课。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数学组成立了跟踪指导组,对于暂时不能过关的课,在师傅的帮助下找问题,再学习,再讨论直到过关为止。反复指导,强化跟进,新进教师,年轻教师在教学上得到提升,健康茁壮成长。青年教师刘丽丽说:“在许老师的帮助下,我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听起来也轻松了。”
发现亮点让每一学生闪光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别,只要方法得当都能培育出绚丽的花。学生小豪性格内向、敏感,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够融洽。在一次的数学作业中,小豪的一个题都没有做,而是在题后面自创了一首诗。她发现小豪的这一情况后,迅速与学生聊天谈心,当了解到他也很想学好数学,但由于基础差,学习全凭心情,心情好了听一会儿,心情不好就摆烂。通过谈心了解到他特别酷爱文学,喜欢写诗歌。她加了小豪的QQ,经常关注他的动态,还告诉他如果心情不好,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以及和亲人有矛盾都可以找她倾诉,不想当面说的,可以通过QQ留言。她不厌其烦,耐心教导,从小豪的QQ动态读了他的每一篇诗歌,了解到他的内心世界丰富,感情细腻,创作视角独特,但比较敏感,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她就经常以崇拜的角度欣赏小豪的长处,鼓励他在写作方面坚持自我,要吸纳优秀作品的写法。在数学课堂上,她把最简单的问题抛给小豪,回答对了,大力表扬,回答错了,鼓励他继续努力,有时还把他的诗歌在数学课上跟大家分享。渐渐地,小豪找回了自信,敞开了心扉,愿意和同学们沟通交流,还主动参加了2023年暑期郧阳“文学与少年”研学营,主动分享活动的收获,积极投稿,后来在《中国校园文学》上发表多篇诗歌。在2024中考中也突破自我,考上了郧阳区一高中。
学生小容(化名),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带来自卑,不爱说话。但是特别爱钻研,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她了解到这些,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最难的问题让小容来分析,小容总是一丝不苟,有理有据地娓娓道来,同学们总是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地鼓起掌。因此,她倡导其他学生遇到难题多向小容请教、探讨。她也鼓励小容走路要抬头挺胸,和别人讲话要直视对方的目光,渐渐的小蓉树立了信心,也学会了和同学相处。当年中考,取得成绩优异,获得了高中全免费的优惠条件。上大学那年,她带小容买了喜欢的花裙子和运动衣。小容感激地说:“许老师,是你的暖心关怀,改变了我,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冬去春来,她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荣光。在2012年“课内比教学”讲课、说课活动中分别获得县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2016年“省级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2018年郧阳区初中数学送教下乡总结提升活动中,微课展评获得一等奖;在2022,2023年度“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中,分别获得县级三等奖和一等奖。她说:“只要在岗一天,就要教学与育人并重,争做学生喜爱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