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中尉在课堂上
阮中尉在施工现场指导学生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静娴 实习生 王廷 陈彦宇 朱佳怡 通讯员 程晓璐
“今天就讲到这吧,注意防暑,大家先回去。”7月24日上午10时,把学生们“赶下”工地后,阮中尉继续顶着烈日巡查了半个多小时。
回到学校大健康产业园建设指挥部,皮肤黝黑的阮中尉摘下安全帽,花白的头发早已湿漉漉地贴在头上。阮博士、阮老师、阮工、阮总……不同身份的人,用不同的称呼和他打着招呼。
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44岁的阮中尉,既是有着力学博士学历的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又是亲身参与学校300多项工程的总工程师,今年是他第10年带着学生在工地上过暑假。“最大收获是,学生爱听我的课了。”他笑着说。
评教倒数第一
他带着学生修长城
走进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各式建筑风格让人印象深刻,而最“出圈”的一定是“校园长城”。
“修长城”正是阮中尉在学校里的第一个项目。2014年,学校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阮中尉第一个报名挂职锻炼,参与校园建设工作。
为什么要主动去吃苦?阮中尉笑着解释:“我2012年从武汉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武生院任教,因为缺乏实践经验,站在讲台上是很心虚的。”果然,第一学年结束后,他的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在建筑工程学院排名倒数第一。
2015年,校领导提出建设校园长城,阮中尉带着师生约20人现场勘察,进行头脑风暴,设计了1660多米长,含有20多个关隘的全套方案。
阮中尉回忆,“那年暑假基本是在长城工地上度过的。老师和学生顶着大太阳,拿尺子一条一条撒石灰放线。后续的每个施工环节,我们也都和工人一同参与。”最终,校园长城亮相时成为当年的热门新闻。
让人意外的是,阮中尉爱说的却是长城建设中一个失败案例。“当时设计望江楼时在坡屋面下面多加了层平板,最后发现这是个多此一举的缺陷,自己有些太依赖课本了。”这个“书生意气”的教训,成了他给每一届学生常讲的案例:“建设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理论。”
主导校园300项工程
学生抢着报名参与
这些年来,作为学校基建处兼任总工程师,阮中尉利用课余时间主导并参与了300余项校园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一大半都是带着学生一起完成,累计有上千名学生参与。
路上碰到学生,他还会指着建筑开玩笑地考考他们:“用你的专业知识来说一下,这个结构形式是什么。”
今年暑假,学院也有40多名学生留校带薪实习。他们大多数被安排在“梦里桃源”大健康产业园项目中。
大三学生黄堰冬说:“我主要参与项目管理、学习施工工艺,课本上晦涩难懂的知识,在现场变得具象化了。阮老师经常带着书上工地,带领我们在工地上翻阅各类规范、图集,让我认识到‘规范是准绳’。”
此前,她还跟随阮中尉参与了中医药陈列馆的屋架结构项目,“现场阮老师一点一滴地教我,手把手指导我测量放线、检查钢筋绑扎、如何识别混凝土浇筑是否合格。”
现场带队教师陈旭和阮中尉共事8年,她说:“阮博士是我们的技术骨干,在学术上特别严谨,现场管理也非常细致严格。我们遇到一些疑难杂症都会去找他。”
把论文写在校园里
把经验带到工作岗位上
更让毕业生感激的是,阮中尉让自己有机会把所学成果永远留在母校。
“能在母校留下自己的印记,很有成就感。”毕业一年后,正在浙江理工大学读研的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沈书楷说。2023年,武生院迎来建校三十周年,阮中尉带着他进行了设计校史馆的重点工作。
从选址到平面设计、建模等各个阶段,阮中尉指导沈书楷多次深入实地现场勘查,反复推敲研究,优化设计方案。“半年时间里,设计方案大改了十多版,阮老师每次都会标满修改意见,连楼梯每一层的开口,每一步台阶的高度宽度,都要精确到毫厘。”沈书楷回忆。
像沈书楷这样,在阮中尉指导下,完成项目的同时也完成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学生有几十名,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写在了校园里。这样宝贵的实践经历,让他带的学生就业率十分突出,不少学生毕业后进入中铁、中建等大型国企。
保存资料超1000G
每节课都讲到校园案例
不管学校工程多忙,这些年阮中尉始终没有离开教学一线。他说:“我们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首先是一名老师,做工程的初衷不会忘记。”
阮中尉负责的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最头疼的必修课。但阮中尉却能让学生爱上这些课,他的学生评价也从垫底逆转到学院前列。
他的教学秘笈其实就是两点:一是带着学生去实习实践,二是用一线建设经验反哺教学。阮中尉说,64学时的结构力学课,会用到上百个校园案例,自己讲课可以信手拈来,而学生下课就能去现场验证。
比如,桁架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仅靠课本很难理解,但由阮中尉主持建设的学校中医药陈列馆便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其屋面的钢结构形式采用了典型的桁架结构,“书本上的模型只有几个线条,而学生看到中医药陈列馆的照片,一点就通。”
为此,阮中尉在电脑里储备了几十G的照片和项目图纸,一个1000G的移动硬盘也早都塞满相关资料,堪比移动的档案室。
“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投身到工程实践中,才能教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工科专业人才。”从教学小白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阮中尉在工地上解锁了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