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本土优秀历史文化,11月5日至12日,老河口职业技术学校思政教研组精心策划并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研学活动。
11月5日,组织学生来到袁书堂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师生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陈,深入了解袁书堂同志的革命生涯与崇高精神。随后,师生们前往袁冲烈士陵园,在巍然矗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在五县暴动旧址遗址,同学们实地感受那段烽火岁月,深刻体会到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与伟大胜利的来之不易。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记忆鲜活起来,使爱国主义情怀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11月6日,实践活动的脚步延伸至丹渠博物馆及丹渠实地。丹渠作为重要的水利工程和地理文化标志,承载着当地人民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历史记忆。在博物馆内,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丹渠的建设历史、运行原理及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贡献。沿渠实地考察,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这一水利奇迹的宏伟壮观和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此次活动将国情乡情教育、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融为一体,增强了同学们对家乡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和投身家乡发展的责任感。

11月12日,师生们继续文化探寻之旅,参观了李宗仁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同学们对这位著名爱国将领的生平事迹及其在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随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同期举办的木版年画展馆。一幅幅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民间艺术底蕴,使同学们在欣赏传统技艺之美的同时,增强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此次系列实践活动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的重要举措。通过走出校园、走进历史现场,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本土历史文化熏陶。活动不仅有效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更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与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活动的收获转化为刻苦学习、锤炼技能的动力,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将继续探索实践育人有效路径,让思政教育更加鲜活、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