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传来喜讯,沙洋县第一小学申报的《空间赋能创新:县城小学科创教育实践途径探析》案例,成功入选2024—2025年度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智造”创新案例名单,为县域小学科创教育发展写下了亮眼的一笔。
作为扎根县域教育的实践者,沙洋县第一小学始终聚焦“以科创促成长,以实践育新人”的教育追求。面对县城小学科创资源相对有限的现实困境,学校组建了以聂帅老师为核心,陈梦洁、吴梦玲老师为骨干的科创教育团队,深耕细作探索科创教育落地路径。团队立足校园实际,以“空间赋能”为核心抓手,打破传统教育场景的局限,将科创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与日常管理,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覆盖”的科创教育生态。从课堂上的创意启蒙到校园里的实践探索,从师生协同的项目研发到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学校让科创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成为每个孩子可触及、能参与的成长体验。
此次入选的案例,不仅是学校科创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更凝结着师生们的潜心钻研与大胆探索。未来,沙洋县第一小学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继续深耕科创教育沃土,进一步优化科创教育实践路径,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让创新精神深深扎根校园,让实践能力伴随学生终身成长,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助力更多乡村孩子在科创的天空中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