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安全,牵动千万家。为扎实推进“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牢牢守住师生饮食安全底线,保康县熊绎中学以“食材安全零隐患、师生用餐更安心”为目标,全面升级食堂全流程管理。校长带头践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化身“食材验收员”“陪餐监督员”“诉求倾听者”,深入食堂一线办实事,用实际行动为全校师生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清晨6:30,校长“蹲点”验收,食材安全“零”放过
11月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保康县熊绎中学食堂的食材验收区已热闹起来。校长谭绪峰早早赶到现场,与食堂司务长、验收员并肩站在验收秤旁,开启当天的食材“把关战”。“青菜叶子有没有黄叶?”“猪肉的检疫证明要再核对一遍!”谭校长手持查验清单,逐件检查当日配送的蔬菜、肉类、米面油等,指尖仔细翻看蔬菜的新鲜度,认真核对肉类检疫章与溯源信息,连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都不放过。“每一份食材都连着孩子们的健康,一点都不能马虎!”他反复叮嘱工作人员,必须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坚决做到“问题食材不进门”。

中午12:10,校长陪餐听心声,“校园餐”里有“暖意”
“校长,今天的排骨汤太好喝了,我还想再盛一碗!”“阿姨打菜特别实在,我吃得特别饱!”11月5日中午12时10分,保康县熊绎中学食堂内暖意融融。谭校长端着装满饭菜的餐碗,径直走到七年级学生餐桌旁坐下,和孩子们边吃边聊。当天食堂供应的胡萝卜土豆排骨汤、豆油炒白菜、黄瓜焖虾球、青椒豇豆炒肉丝,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用餐时,谭校长不仅仔细品尝每道菜品的口味与温度,还主动询问:“排骨炖得够不够软?汤的咸淡合不合胃口?”听到有学生小声说“希望每天都能吃到水果”,他立刻掏出笔记本记下,当场叫来后勤主任:“从下周开始,把苹果、橘子这些应季水果加进午餐配餐,让孩子们吃得更营养!”校长的暖心回应,让孩子们笑得格外开心,也让“校园餐”变成了传递关怀的“暖心餐”。

闭环管理解民忧,从“听诉求”到“真整改”,整治实效看得见
“下课后去打菜,有些窗口要排好长的队”——陪餐过程中,孩子们提出的小问题,谭校长都一一记在心上。当天下午,他就组织后勤部门、食堂负责人召开专项整改会,针对“延长打菜时间”“优化保温措施”等诉求,迅速敲定方案:将打菜窗口从10个增加到12个,午餐供应时间延长20分钟;同时调整食堂保温设备的巡检频率,确保延长供应时段内饭菜温度达标。“孩子们的意见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食品安全没有‘小事’!”谭校长表示,每周汇总师生反馈的问题,每月召开整改推进会,形成“食材验收—餐食制作—师生用餐—问题整改”的闭环管理,让“校园餐”整治不仅“有动作”,更“见实效”。
长效监督筑防线,打造“校园餐”“安全样板”
此次校长一线督战,是保康县熊绎中学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的一个缩影。为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学校还组建了由校长、教师代表、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的“食堂监督巡查组”,实行“每日巡检、每周抽检、每月公示”机制;同时全面启用“明厨亮灶”系统,实时查看食堂食材处理、菜品制作的全过程,让“校园餐”安全“晒”在阳光下。
如今,在保康县熊绎中学,“校长查食材、陪餐”已成为常态。学校用严谨的管理、暖心的服务,把“校园餐”安全这件“民生大事”做细做实,不仅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更让每一份“校园餐”都承载着教育的温度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