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清晨,训练场上,一群身姿挺拔的小学生,行着标准的少先队队礼,目光中满是不舍与坚定,这是房县城关镇八一希望小学研学周的最后一次集结。
本次研学周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除了常规的军事训练,还增设了战场救护、军事课堂等实用课程。“稍息!立正!向右看齐!”教官铿锵有力的口令在操场上空回荡。学生们目光坚定,认真模仿着每一个动作。从最基础的站军姿开始,挺胸、收腹、目视前方,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标准却需要反复练习。
本次研学活动最精彩的环节当属轻武器操作训练。在专门设置的射击训练区,教官们详细讲解了枪支的基本构造、安全规范和操作要领。“双膝触地,右手握枪,左手托住枪身。”教官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随后,学生们分组进行实操训练。教官们单膝跪地在学生身边,手把手纠正动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基本要领。当学生们终于能够稳定瞄准靶心时,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在战场救护环节,学生们两人一组,互相扮演伤员和救护员,共同参与了多种常见伤情的包扎训练。包括头部、手臂、小腿等部位的创伤包扎,以及骨折固定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在教官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环形包扎、螺旋包扎、"8"字包扎等多种包扎方法。

在军事课堂上,教官认真讲解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武器装备,从95式自动步枪到新型主战坦克,从歼-20战机到山东舰航母,每一件装备背后都凝聚着国防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学生们端坐在讲堂内,认真聆听讲解,不时发出惊叹。在“讲英雄故事、学光荣传统”环节上,学生们深情讲述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慷慨激昂的《少年中国说》集体诵读,更让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
五天的集训让孩子们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做事拖拉的李同学,现在内务整洁、守时自律;性格内向的张同学在集体生活中变得开朗自信;更多孩子学会了感恩,懂得了责任。
研学周虽已结束,但国防教育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经历过淬炼的少年,必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属于他们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