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9月15日上午8时30分,一阵急促的模拟地震警报声划破利川市小栋坝小学的校园上空,一场紧张有序的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师生以“实战”姿态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警报声响起的瞬间,各班级教室仿佛按下“快进键”。班主任们第一时间冲到教室前方,高声下达避险指令:“双手护头!躲到课桌下!远离窗户!”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迅速放下手中书本,双手交叉紧紧护住头部和颈部,弯腰钻至课桌下方或紧贴墙角,整个过程动作连贯、秩序井然,仅用1分钟便完成全员避险,最大程度模拟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防护场景。
“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开始疏散!”随着疏散指令通过校园广播传遍各个角落,防震演练进入核心环节。各班级学生在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带领下,严格遵循“弯腰、护头、快步走”的疏散原则,沿着教学楼内预先规划的安全路线有序行进。楼梯转角处,值班教师提前到位维持秩序,提醒学生保持间距、避免拥挤;各班快速前往指定集合区域。
从疏散指令下达,到最后一名师生抵达操场安全地带,全程仅用时50秒。集合完毕后,各班级迅速清点人数,并由班主任向学校安全负责人汇报疏散情况。本次演练实现全员安全疏散,无任何模拟意外发生,充分检验了学校防震应急疏散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同学们,刚才的演练不是游戏,而是保护生命的‘必修课’。”演练总结环节,学校安全负责人结合现场情况,通过案例讲解、动作示范的方式,再次强调防震避险的关键要点:“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躲到坚固遮挡物下是核心;疏散过程中,不推搡、不慌张是关键;到达安全区域后,服从指挥、不擅自离开是保障。”同时,负责人还针对演练中发现的细节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个别班级疏散速度可进一步提升、低年级学生护头动作需更加规范等,确保后续应急演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据了解,利川市小栋坝小学始终将校园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除定期开展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外,还通过安全主题班会、应急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切实将安全意识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实战化’演练,让师生们真正掌握应急避险技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沉着应对、科学自救,为建设平安校园筑牢坚实基础。”学校校长陶建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