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以干部之智点亮山区教育之光
发布时间:2025-05-15 09:17
作者:汪正玺
来源: 鹤峰县教育局

鹤峰县是一个仅有22万人口的山区小县。此前,该县教育发展面临优质资源外流、师资结构性短缺、城乡教育欠均衡等诸多挑战。

如何破局?今年,鹤峰县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聚焦“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目标,探索出一条“政治引领强基、专业赋能破局、协同创新聚能”的特色路径,锻造了一支懂教育、善管理、敢担当的干部队伍,为县域教育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能。

持续实施“强基铸魂”工程

“要统筹运用好数字食堂等监管平台,强化对招生考试、基建工程、教育收费等重点领域的全链条监管。”在今年的鹤峰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上,该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说。

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与“魂”,鹤峰县持续实施“强基铸魂”工程,创新构建“三心”教育矩阵。开设“初心讲堂”,组织书记讲党课,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员工以身作则,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整“无事酒”等;建立“廉心档案”,实施师德师风动态监测,聚焦“校服购置、保险购买、教辅征订”等整治工作重点,健全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根治教育领域“微腐败”;打造“匠心论坛”,邀请专家对话教育骨干,在思想碰撞中获取真知。

县教育局机关股室党员干部多轮次驻校蹲点,针对省级评估反馈的制度保障体系尚待完善、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指导各校完成整改。

构建“三维赋能”培养体系

山区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干部全力破除“本领恐慌”,以专业化能力应对复杂挑战。

“请大家仿照《沁园春·雪》写一首词。”3月21日,鹤峰县实验小学报告厅里气氛活跃、互动热烈。台上,授课专家利用大屏幕示范DeepSeek应用操作。台下,参训学员拿着手机现场操作,不时提问交流。

当天,鹤峰县举办以人工智能与科创教育为主题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互动交流等形式,为教师带来前沿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知识盛宴”。

为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鹤峰县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构建精准培训、实战练兵、立体评价“三维赋能”培养体系。组织44名党员干部参加教育部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能力提升线上专项培训,6人参加州级中小学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线下集中培训。选派5名青年骨干教师干部赴武汉市江岸区学校挂职锻炼。

实施“百千万教师梯队成长工程”,出台鹤峰县实施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行党员“双培养”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评选教学能手、开展“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活动,引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提升。3年来,党员骨干与青年教师累计结对320对,超半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推选10名州级卓越教师(校长)、180名县级骨干教师(校长)进行为期3年的培养。目前,已储备后备干部44人。

同时,建立“培训+考核+反馈”动态管理机制,将干部成长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

山区教育振兴不能“单兵突进”,需通过跨域协同、数字赋能构建全域联动格局。

4月17日,鹤峰县实验中学教联体心理教师团队赴八峰民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送教活动。心理教师刘书伶以动画电影《二分之一的魔法》为载体,通过沉浸式课堂,帮助山区学生实现成长中的自我突破。

鹤峰县深入推进教联体建设,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建立“以城带乡”师资流动机制,每年轮岗交流教师数量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6%以上。

同时,不断优化校园数字化环境,统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400万元,用于补齐信息化建设短板,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线上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在教联体内常态化应用,线下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缓解师资结构性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