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烈士墓前誓言铮铮
江岸学子接力传承抗战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10 08:57
作者:记者向洁 刘嘉
来源: 长江日报

苏军烈士墓前,学生们喊出铮铮誓言,立志传承抗战精神。

在解放公园东北隅,朝梅、夕桂两岭环抱之中,一片占地17900平方米的肃穆园区,长眠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献出宝贵生命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9月29日上午,在翠柏苍松的见证下,江岸区光华路小学的师生、家长代表通过缅怀、讲授与宣誓,共同追溯跨越国界的英雄史诗,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

“眼前的这座高达8.1米的方尖碑,是1956年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为纪念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所立。”听着苏军烈士墓讲解人员动情的话语,师生们昂首瞻仰碑文,文字铭记着英雄们的功绩,也见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

中国好人、武汉市思政学科带头人,江岸区光华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蔡晓瑜作《英雄不朽,抗战精神永传》主题授课。“在武汉会战期间,苏联空军志愿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记载,有超过100名苏联空军飞行员在空战中血洒长空。他们这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是和平年代不可或缺的精神给养。”随着她生动的讲述,大家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1938年。

一位现役军人家长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悟:抗战时期,武汉会战中我空军先烈驾驶落后战机与强敌血战长空,可谓悲壮。对比在刚刚结束的长春航展上,歼-20以矫健的英姿划破长空,运-20以磅礴的气势翱翔天际,“大国重器”从梦想照进现实,强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清风拂过,松涛微澜。活动中,来自该校五年级的红领巾讲解员们,深情朗诵原创诗歌《站在烈士墓前》。“武汉的江涛记得——硝烟散尽后,每一寸土地都刻着忠诚……”童声清澈而坚定,句句叩击人心,声音在墓园上空回荡,仿佛唤醒了长江汉水的记忆。现场观众眼眶湿润,这不仅是献给英烈的精彩朗诵,更是对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礼赞。

现场,江岸区光华路小学与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管理方签署志愿守护协议,建立起红色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在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全体少先队员举起右拳,许下铿锵誓言:“以我之心,敬仰英烈;以我之行,守护丰碑;以我之志,传承精神!”

参与活动的五年级学生周楚荀说,这节“行走的思政课”让同学们对于那段历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课本的文字里,而是变成了眼前这座庄严的丰碑和心中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懂得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更为深刻,对自身的责任更为清晰。我不仅要做苏军烈士墓的志愿守护者,更要做‘抗战精神’的传承人。”学生杜明欣内心澎湃。

蔡晓瑜说,这堂思政教育课,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通过活动,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将在青少年一代中延续发扬。

(长江日报记者向洁 刘嘉 通讯员沈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