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穿越88年的爱国思政课
浸染血泪的陈列馆内,武汉学子眼含热泪
发布时间:2025-07-09 09:16
作者:记者覃柳玮
来源: 长江日报

武汉东湖中学的师生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参观。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日报讯(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白龙海)2025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当日,武汉东湖中学26名师生走进长春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一堂爱国思政课在浸染血泪的陈列馆内展开。看着泛黄的照片、生锈的刑具、英雄的遗物,这群“00后”学子眼含热泪。

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一座专题类纪念馆,全面反映中国东北14年沦陷史,重点展示东北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尤其是东北抗联精神。馆内锈迹斑斑的刺刀、复原的细菌战实验室场景等每一件展品都刺痛着师生的心。

学生霍述仁在参观笔记中写道:“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当讲解员讲述日军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强迫儿童学习日语时,新疆籍学生努日耶攥紧拳头说:“连正常学习的权利都被剥夺,那时的黑暗难以想象。”

展览以“艰苦卓绝14年”为主线,通过杨靖宇将军的棉絮充饥、赵一曼烈士的绝笔家书等真实故事,展现了东北抗联的壮烈。学生王珈彤凝视着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信,声音哽咽道:“‘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影响你’——这不仅是母爱,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东湖中学党委书记向勇表示,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我们带学生触摸历史的伤痕,是为了让他们更珍惜今天的和平,更坚定未来的担当。”返程途中,学生们在实践手册上写下感悟,王靖怡的留言道出大家共同的心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我们的青春更有分量——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建设一个谁也不敢欺侮的中国!”

这场实践跨越3000公里,泪水与震撼、愤怒与敬仰交织,最终沉淀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00后”学子在东北黑土地上与抗战英烈“隔空对话”,爱国融入血脉的信仰。正如陈列馆结束语所言:“历史的火炬已经传递到你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