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湛谌)7月8日,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的8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启程奔赴新疆博州,将在当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实践活动。
据了解,今年2月,中南民族大学与博州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学研平台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此次活动是校地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的重要举措,为两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学生们不仅将深入当地基层开展实习实践工作,还将围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等主题进行实地调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研究民族学多年,这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博士生李涛表示,他将重点调研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创新模式,形成可借鉴的研究报告,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参考,“我将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民族工作中”。
临行前,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院长李从浩对实践团队提出要求:“要带着问题走进基层,以谦逊态度学习当地经验。”他说,调研既要聚焦博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特色做法,也要关注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助力当地发展的具体方案。“希望同学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专业所长服务民族地区发展,让青春在民族团结事业中绽放光彩。”
据了解,该实践团队将分赴博州相关部门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同时围绕当地民族文化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做法等主题开展调研,其间还将参与政策咨询等实务工作。此次活动既是校地合作的深化,更是高校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动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