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琪(右二)和学生们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静娴 实习生 王廷 朱佳怡 杨润 陈彦宇
“我非常喜欢罗老师,因为每一次我不开心的时候您都会关心我,开导我。”毕业季的这张小纸条,被武汉市洪山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罗斯琪收藏在办公桌抽屉里。从教7年来,这位95后教师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课间多在学生身边停留十分钟。正是这看似平常的十分钟,让她发现了孩子们对羽毛球的喜欢,于是亲手在五楼走廊搭建起“迷你球场”;也是这十分钟,让她能及时捕捉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自卑的学生找回自信。
收集废旧器材,为学生搭建“迷你球场”
“四年级下学期接手这个新班级,我经常把自己比喻成‘后妈’。”接手虽晚,但是罗斯琪很快便和学生们熟悉了起来,谈及走近学生的方法,她笑着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课下多陪孩子十分钟。”
下课后,她会走到学生的课桌旁,聊他们最近的兴趣爱好,关心他们最近的困难烦恼。“我每天课下待在班上半个多小时,努力去了解他们每一个人。”
也正是在这些普通的对话中,她捕捉到了学生们的需求。“我发现他们特别喜欢打羽毛球,但是教室在5楼,课间下楼去球馆并不方便。”于是,罗斯琪主动找到体育老师,借用器材室的乒乓球网搭配两根标志杆,撑起了一张适合学生高度的简易球网,并在网上淘到了4把短柄球拍,用废旧器材在5楼走廊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迷你球场”。
每逢课间,孩子们都会来到罗斯琪的办公室拿起球拍,喊上她一块去打球,采用11分制,十余名学生轮流上场,谁输了就换下一个人,其余同学则帮忙拉网,围在走廊两边观看、加油。
“我从小就学羽毛球,在球场上经常教其他同学打球技巧,罗老师也喜欢和我聊羽毛球的事。”学生李宇成说,“老师也会加入我们,打赢的同学有时可以免作业、获得零食。”李宇成妈妈也笑着说:“孩子回家经常都跟我说打球的事。他跟罗老师的关系也变得亲近,老师说的话他更愿意听了,学习上也更主动了。”
慢慢地,连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参与其中,还出现了跨班级比赛。“一般两个班各派出4名同学进行切磋,一共打四场,大家都特别开心。”李宇成说,“简单的羽毛球赛,让这片走廊成了课间最热闹的地方。”
“打羽毛球特别厉害的是李宇成和江亚飞,在同学们发现了他们的闪光点之后,他们俩一下子变得自信了,于是两个人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发言和表达,成绩也提高不少。”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罗斯琪也观察到学生点点滴滴的改变,“运动出汗后,孩子们的精力会更好,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班级凝聚力也更强了。”
不是班主任,却总有孩子们的“第一手消息”
“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班上的很多事情我这里都有第一手消息。”课下多陪孩子们十分钟,让罗斯琪实现了“真心换真心”,她特别骄傲地说:“刚接触的时候,孩子们看到我就躲开了,但我坚持要跟他们聊天,慢慢地他们就愿意敞开心扉。”
罗斯琪回忆起自己第一年当老师的故事,通过课下交流她得知班上内向的小冯同学因为肥胖被取外号而感到自卑,没有什么朋友,下课总待在教室,“了解情况后我经常夸她特别可爱,也告诉班上的同学们,她的字迹是全班最工整的,后面我喜欢带着她,让她做我的课代表,帮我做事情,她也越来越开朗。”罗斯琪还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每次教师节、春节和我的生日她都会发消息问候。”
也是在课间的观察中,她注意到馨馨经常偷偷哭泣,谈心后发现由于家庭原因孩子比较敏感自卑,于是她会主动让学生给自己“帮忙”,帮拿课本和教案,收拾教具和讲台,罗斯琪说:“我想让馨馨觉得她在我这里是独一无二的,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被需要,慢慢地,她确实变得自信大方,敢于表达了,成绩也从二十多分,最后毕业考试考了八十多分。”
“她是打心底为孩子们好。”603班家长王晨杺妈妈说,罗老师能精准找到学生的薄弱点,自己的孩子从罗老师接手班级后数学成绩突飞猛进,“我自己也因为焦虑多次和罗老师沟通,她总是特别负责任、有耐心,孩子也说和她亦师亦友,相处起来没有任何压力。”
洪山实验小学校长张同祥这样评价罗斯琪:“在生活中,她和学生在一起时总是在笑,非常快乐和松弛,学生们都把她当朋友;在教学上,她上课的课感很好,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很自然,每次点评的时候能感受到她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是我们学校年轻老师中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