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乡村教育
发布时间:2023-11-08 16:56
作者:秦焜燚 陈中才
来源: 南漳县薛坪中学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的誓言,是她始终如一的决绝行动。作为一名女大学生,她用自己的行动颠覆了世俗的选择,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着人生的搏斗,将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

11年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她,背井离乡,从十堰来到荆山深处的南漳县薛坪中学教书,期间遭遇丈夫病故、自己患癌,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独自抚育幼子、赡养老人、抱病工作,冲破了重重厄运的束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书写了令人叹服的生命神话。

她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撑起了一方天地,她的事迹感动着师生,感染着熟悉她的人。她就是南漳县薛坪中学副校长杨海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2年她考上了农村新机制教师,先后在南漳县李庙中学、薛坪中学任教。跟孩子们的朝夕相处,让她爱上了乡村教育,爱上了淳朴的乡村孩子。山区的艰苦条件非但没有磨灭她的青春热情,反而激发了她奋发向上的力量和她扎根山区、献身教育理想的斗志。

她曾在一首小诗中吐露自己的心迹:“我,一名行者/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路上/眼里,是连绵的山/脚下,是崎岖的路/心里,是乡村的娃/肩上,是沉甸甸的责”。

对于一名体育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来说,英语音标、发声技巧是她的弱项。她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摸索,经常探索到凌晨两三点。她常将音标、发声技巧等知识点张贴在墙上,反复读、练记,不时记下疑难的问题,有空就向同事请教。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她很快攻克了难点,教学更加游刃有余。

蛇打七寸抓要害。她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每堂课她都认真对待,课前总是反复研磨教学流程,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课后认真总结复盘、撰写教学反思。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把游戏、舞蹈、音乐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寓教于乐。她还善于根据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让学生引领学生。她所带的一名叫王鑫睿的学生就是当时班上优秀的“小老师”,他于2022年考上武汉理工大学。

在她的深钻细研之下,她所带毕业班的英语成绩在2016年、2019年中考中分别位于全县第9位和第10位(全县23所中学),2023年春,她所带的七年级英语成绩和另一个平行班在全县的综合指数位于全县第7,在鄂西北片区排名第一。对于教学条件相对薄弱的乡镇学校来讲,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不容易的。2017年其英语优课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 被评为南漳县优课一等奖。其指导的校园集体舞曾获得郧西县乡镇组一等奖,其指导的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李庙中学代表队,曾获得南漳县一等奖。

教学之余,她坚持阅读教育理论著作,一尺多高的《苏霍姆林斯基全集》,一个暑假就“啃”完了;还在博客上看陶行知、蔡元培等教育大家的真知灼见;自费购买各种教学参考书研读,从中汲取“营养”。她所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县大奖。其中两篇体育论文入选ISSN期刊,其他教育论文和教育随笔有三篇获省奖,4篇获市奖,其他县级奖若干。

机会永远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2017年3月,她通过副校级招考被县教育局提拨为薛坪中学副校长,主抓德育和安全工作。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她积极进取、大胆创新、极端负责,她所分管的学校安全工作从未出现重大事故,德育工作开展也有声有色,从2017年到2020年,在上任的四年时间里,学校连续四年获得“襄阳市平安校园”和“南漳县平安法治校园”的荣誉,2018年还获得过一次“南漳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南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南漳县优秀班主任”、“南漳好人”、“南漳县教育系统最美人物”等称号。

有人问她:“你这么高的学历,打算在山区呆一辈子?”杨海琴不假思索地说:“虽然在山区,但这里一切我都喜欢,我觉得幸福就在身边!”

世界以痛吻她,她却报之以歌

2013年11月,婚后半年左右,爱人尹忠炬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这个不幸的消息对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在经历心灵上的极度痛苦之后,她眼泪一擦:既然暴风雨已来,那就勇敢地面对吧。

在爱人治疗期间,她挺着大肚子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从未给学校增添额外的负担。在课堂上,她总是激情澎湃,面对学生,她总是温言细语。由于身怀有孕,加上上课长期站立,腿脚肿得相当严重,普通的鞋子都穿不下。她仍然坚持工作。

2014年3月,怀孕7个月的她请了产假,为了照顾丈夫,她借住好友家。丈夫放化疗期间,她每天早晨跑菜市场买菜,在中午前做好饭用保温桶装着,然后坐8站公交给丈夫送饭。丈夫动手术时,她吃住在医院,跟丈夫挤在窄小的病床上,常常一夜不能眠。丈夫出院后,她每天挺着大肚子给丈夫清洗伤口、翻身、喂药。一个月内,她两鬓头发已白。2014年6月她生下儿子。2016年1月,丈夫医治无效去世!

丈夫去世后,年迈的婆婆和幼小的孩子,全靠她一人照顾。而作为分管德育和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每天工作千头万绪。在家庭事业两头难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守岗位、用心用情工作。

“有德者有得”。不幸的人往往会得到命运的眷顾。李庙镇闫坪中学教师杨涛闻听她的家庭情况后,非常敬佩她,多次主动联系她,希望与她共担风雨、一同挑起家庭重担。想到自己的艰难,看到杨涛的真诚,她答应了求婚。2019年7月她俩登记结婚,2020年又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屋漏偏逢连阴雨。2021年,厄运再次降临到她身上,同年4月,她被查出乳腺癌。面对病魔的威胁,她没有哭,爱人不断鼓励她、安慰她,她选择了勇敢面对。面对两次住院手术,她说:“人生无常,既然我遇到不幸,再大的磨难,我也要挺住!”

薛坪中学的一位领导说:“杨海琴是我最佩服的人,作为一个研究生来到山区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大的磨难没击倒她,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感动着我们!”

成为一束光,温暖自己照亮他人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影响教育着学生。在教学上,她对学生要求严格,循循善诱。在生活中,她把学生视作己出,关心备至。

2019年4月,一名叫林伊文的单亲学生,父亲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年老体衰。夜里2点该学生突然肚子痛,她得知情况后,毫不犹豫地请了辆出租车把孩子送到了县人民医院,垫了1000块检查费,背着痛得几乎不能走路的孩子做了所有检查,等忙完所有,才发现汗水早已打湿了她的脊背,腿酸痛的几乎打颤。第二天上午,学生奶奶来到医院,奶奶不识字,所有的手续都由她帮忙办理,孩子下午做了阑尾炎手术后,她才回学校。

2021年自她患病以来,从教育局至当地党委政府、学校,先后为她帮扶、捐资达7万元。她满怀感恩的说:“我能从痛苦中振作起来,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爱,我由衷地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明明自己活得很艰难,她却始终怀着感恩回馈之心,要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去照耀他人,去温暖他人。

2022年3月,她乳腺癌手术后仅仅五个月,就选择了重回岗位,接手教学压力巨大的英语课程。丈夫在外地工作,作为一个重病患者,既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工作。这时恰逢本班班主任要做手术急需请假,班级事务无人管理。当校长找到她时,她犹豫了片刻便答应了,在临时接管班主任工作的两周时间里,她兢兢业业,管理井井有序。

2022年秋,气温骤降,住校寄宿的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她跑回宿舍,把自己的五六件衣服都拿来给学生们穿。她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帮学生补课,其中一名叫张傲林的孩子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毕业后,还多次来看望她。

她说:“这些年,别人关心我,我更要帮助别人。农村的孩子,大部分父母没在身边,咱能多帮助下孩子就多帮点吧!”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她从来都不吝赞美学生,平时,她都会自掏腰包,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孩子需要鞭策,也需要赞美和表扬。生活是场艺术,我们要给生活多增添些赞美和善意。”在她嘴里,总是洋溢着对学生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教书育人是杨海琴无悔的选择。她坚信,只要自己勇敢面对,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自己。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守护家庭、守护学生的平凡人,愿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乡村教育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