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白布、一扎皮筋、一盒染料笔……一双双小手在一方方布上扎上花纹图案,晕染出了一份民间艺术的传承。3月6日,鹤峰县铁炉白族乡中心幼儿园里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扎染进课堂活动,让幼儿在切身体验和动手操作中,了解扎染的流程,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
据该园负责人介绍,在此之前,学校围绕背景、服饰、美食、建筑、艺术及语言等方面的白族文化知识,通过校本教研形式集中培训了老师。
当天,各班老师各尽所能、发挥所长,指导幼儿体验白族非遗扎染。
“先将布浸湿,再取出折好自己想要变成的图案进行捆绑,接着拿出颜料进行染色……”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戴上手套,将手中的颜料与湿巾进行了完美配合,装入密封袋使布充分吸收颜料,最后拿出来晾干,变幻出各式各样具有民俗气息的色彩和图案。
“看看我染得好不好看?”制作完成后,萌娃们还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成功的喜悦,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铁炉乡是湖北省唯一的白族乡,白族扎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民间工艺产品,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园致力于将白族文化打造成幼儿园一大特色,将非遗扎染引进课堂。同时,学校从园所环境创设、园本课程、区域游戏等多个方面,将白族文化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